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脱敏疗法的研究与发展

2022.10.25

1909年,Noon用自动免疫法治疗花粉性鼻炎获得成功,开创了免疫治疗新纪元。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实践,免疫治疗显示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但是自从上世纪80年代起,由于英国发生了数例由于注射免疫治疗制剂而死亡的病例,导致有关政府机构下令全面禁止免疫治疗。

1986年Scadding和Brostoff首次利用舌下脱敏疗法(即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成功治疗变应性鼻炎,让人们对免疫疗法重新燃起了希望。

1992年,世界卫生组织(WHO)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确认I 型变态反应疾病的免疫治疗是有效的,并认为“如条件具备,应尽早应用”,免疫治疗得以重新推广。

1993年,欧洲变态反应和临床免疫学会(EAACI) 指出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SLIT)可能是一种潜在有价值的治疗方法。

1998年,《WHO变应原免疫治疗意见书》意见书指出“脱敏治疗是唯一可能根治过敏性疾病的方法”的观点,并正式推荐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舌下脱敏的治疗已得到大力推广,而皮下注射的免疫治疗方式则由于其潜在的危害而渐渐淡出主流医疗方案。

2001年,《全球哮喘防治创议》(ARIA)肯定了高剂量变应原的舌下脱敏治疗(至少是皮下注射免疫治疗累积剂量的100倍)对儿童及成人治疗的安全性。

2004年,世界卫生组织认可SLIT为治疗某些变应性疾病如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等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 舌下脱敏有什么优点?

皮下注射疗法可能会产生严重的全身性不良反应。有文献报道,在德国平均每10,000次注射就有可能发生一次严重不良反应,大约每250,000次注射就有可能发生一次过敏性休克。因此,人们对寻找新的替代疗法产生浓厚兴趣,尤其对舌下脱敏投入更多关注。

1986年Scadding和Brostoff首先用舌下脱敏疗法治疗变应性鼻炎,经过20年的发展,已证实舌下脱敏疗效确切,明显减轻变应性鼻炎或过敏性哮喘患者的呼吸道过敏症状,部分患者甚至能达到完全无症状状态,可明显减少甚至停止对症用药,显著改善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更重要的是舌下脱敏不良反应轻微,无严重全身不良反应和过敏性休克的病例报道。国内外文献报道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服药后口和舌下发痒、胃肠道不适,也有报道出现头痛、便秘或荨麻疹,这些不良反应大多在治疗初始阶段出现,一般无需药物治疗即可自行缓解。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