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发展超级杂交水稻 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2015.4.30

  我国现有13亿多人口,很快就会达到14亿,同时,我国的耕地在逐年减少,面对这种人增地减的严峻形势,惟有通过科技进步大幅度提高粮食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才能解决全国人民吃饱饭的难题。为此,我们正在实施三项粮食增产工程。

   第一,选育每公顷产16吨稻谷的超高产杂交稻品种。追求作物高产、更高产是永恒的主题,水稻是我国也是世界的第一大粮食作物,为了大幅度提高水稻的产量,日本率先于1981年开展了水稻的超高产育种,计划在15年内把水稻的单产提高到每公顷12吨,但是时至今日,34年过去了,尚未实现。国际水稻研究所于1989年正式启动了选育超级稻(super rice)后改为新株型稻的研究,计划到2000年育成每公顷产12—12.5吨的超级稻,同样,至今也未成功。由此可见,要育成每公顷产12吨高产的超级稻,难度极大。

   为了满足全国人民在21世纪对粮食的需求,农业部和科技部分别于1996年和1997年立项和启动了中国超级稻育种计划,分四个时期的产量指标(100亩平均)为:第一期:1996—2000年,10.5吨/公顷;第二期:2001—2005年,12吨/公顷;第三期:2006—2015年,13.5吨/公顷;第四期:2016—2020年,15吨/公顷。

   通过形态改良和利用亚种间杂种优势的技术路线,加上我们团队不辞劳苦地钻研攻关,上述产量指标均逐一按期和提前实现了。第一期的代表品种是两优培九,是与江苏省农科院合作选育的,21世纪初的几年间,在大面积生产上应用,最高年推广面积近千万亩,平均亩产550公斤左右;第二期的代表品种是Y两优1号,2014年的种植面积达800万亩,平均亩产600公斤左右;第三期的代表品种Y两优2号,2012年在湖南隆回县,百亩片亩产926.6公斤(13.9吨/公顷),2013年开始推广,2014年种植面积100万亩以上,产量又上了一个台阶,亩产为650公斤左右;第四期代表品种Y两优900,2014年在湖南有四个百亩示范片亩产超千公斤,其中溆浦县创亩产1026.7公斤(15.4吨/公斤),遥遥领先于全球。预计大面积推广后单产又可再上一个台阶。生产实践表明,这个台阶的高度为50公斤/亩。

   理论上,水稻蕴藏着巨大的产量潜力。当前,我们正在向16吨/公顷攻关,代表品种是超优千号,形势很好。4月9日在海南三亚召开了现场观摩会,三百多位专家和种业界人士目睹了该品种的特优表现,个个感到惊喜万分,印度著名育种家Ish Kumar 博士在现场留连忘返,问他的感受,回答是“More than excited(加倍的激动)”,目前该品种处在黄熟期,欢迎对超级稻感兴趣和持怀疑态度的人士到三亚参观、考察和指导,“百闻不如一见”。

   第二,“种三产四”丰产工程,即种三亩超级杂交稻,产原有水平(前5年平均)四亩田的粮。此项目主要在中低产区实施,2007年在湖南省率先启动,20个示范县参与了项目实施,其中有18个县达标,即比2002—2006年五年平均单产增加了33%。2014年扩大到52个县(市、区)共1146万亩。项目8年累计种植面积4335.3万亩,增产稻谷47.33亿公斤。计划力争2017年发展到1500万亩,产项目实施前五年(2002—2006年)平均单产2000万亩的粮食,等于增加了500万亩耕地,可年增粮食20亿公斤(2002—2006年五年平均单产约400公斤/亩)。四川、贵州、安徽、广东、广西、浙江、河南等省(区)也要求参与该项工程,其中广东、贵州、广西、四川、安徽已启动实施,效果很好。建议此项目纳入国家计划,在5年内全国发展到6000万亩,产出现有水平8000万亩的粮食,即等于增加了2000万亩的稻田。按亩产400公斤计算,能年增粮食80亿公斤,可供北京或上海特大城市人口全年的口粮。

   第三,三分地养活一个人的粮食高产工程,简称“三一工程”,即三分地年产粮360公斤(亩产1200公斤),足够一个人全年的口粮。这项工程,2014年开始在湖南省16个县的高产地区实施,有三种模式:一是双季超级稻,早稻亩产550公斤,晚稻亩产650公斤;二是一季超级中稻+马铃薯,水稻亩产700公斤,马铃薯亩产2000公斤(折合稻谷为500公斤);三是春玉米+一季超级稻,玉米亩产500公斤,水稻亩产700公斤。2014年采用双季稻模式的湘潭县和醴陵县产量达到设计指标,如湘潭县雨湖区,310亩示范田,早稻平均亩产584.5公斤,晚稻平均亩产662.5公斤。采用超级杂交稻+马铃薯模式的石门县、龙山县、永顺县,全年亩产原粮都在1200公斤以上。这项工程,要在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力争到2020年发展1100万亩,占湖南省耕地面积19%,产出的粮食可供全省一半人口之需。建议生态条件与湖南相似或更好的省(市、区)可借鉴湖南的经验,因地制宜地实施这项工程,为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做出更大的贡献。

   科学技术发展无止境,预计每公顷产16吨的超级杂交稻,可望明年成功实现。但我对此并不满足,老骥伏枥的精神在激励我,要向更高的产量攻关,争取在我90岁之前育成产量更高的超级杂交稻品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