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创新时代技术|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召开

2019.8.16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在山西大同大学召开(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大会召开 2位院士3位专家获奖)。本次会议由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化学传感器专家组主办,山西大同大学承办,山西大学、化学生物传感与计量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湖南大学)和江苏江分电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共同协办,邀请了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郭蕾、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山西大同大学校长冯锋、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家组组长吴海龙、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志东等600余位来自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学者出席。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本次会议的支持媒体,为您带来全程跟踪报道。

202148_201908161844511.jpg

大会合影

图片.png

签到处

图片.png

图片.png

大会现场

图片.png

从左至右:山西大同大学校长冯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郭蕾、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家组组长吴海龙、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汤志东

图片.png

山西大同大学校长冯锋主持大会开幕式

图片.png

山西大同大学党委书记弓永华致辞

图片.png

山西省教育厅副厅长马骏致辞

图片.png

山西省大同市副市长郭蕾致辞

图片.png

第十四届全国化学传感器学术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兼组织委员会共同主席/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理事兼化学传感器专家组组长吴海龙致辞(化学传感器会议40载 雷磁设“成就奖”激励创新

图片.png

中国仪器仪表学会分析仪器分会常务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刘长宽致辞

  同时,开幕式期间颁发了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

83517_201908161033541.jpg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终身成就奖

图片.png

湖南大学王柯敏教授、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西南大学袁若教授获中国化学传感器首届雷磁杰出成就奖

  大会开幕式后,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主持大会报告。

图片.png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

图片.png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

  湖南大学俞汝勤院士做题为“人工智能+X’模式助推化学传感器与计量(信息)学研究范式转换刍议”的大会特邀报告。近年来,国务院、教育部先后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2017)、《高等学校人工智能创新行动计划》(2018)等发展规划,鼓励高校拓宽人工智能专业教育内容,俞汝勤院士表示,当前人工智能发展分为三个阶段:计算智能、感知智能、认知,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的召开标志人工智能学科的诞生以来,至今人工智能对科学发展的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后俞汝勤院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神经计算(用人工神经网络等作嗅觉传感器模拟)、模糊计算、进化计算、群体智能、支持向量机、模拟退火优化、元学习算法AdsBoost、深度信念网络、RBM逐层无监督训练等基本概念及相关的科学研究成果。最后,俞汝勤院士提出在化学与分析化学教育中解决信息化和人工智能时代学生必须的数据处理,需要大家高度的重视,保证化学教育质量与对数学基础的要求。

图片.png

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

  湖南大学谭蔚泓院士做题为“疾病的分子分型”的大会特邀报告。十九大提出了“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发展健康产业,推动健康中国建设的基本国策,预防医学成为了解决医疗问题的关键。谭蔚泓院士首先和与会者们分享了人们从组织水平-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对人体的认识历程,他表示当前分子医学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它可以在分子水平上了解疾病发生发展的过程和机理,在分子水平进行早期和准确诊断疾病,精准治疗疾病和指导康复。此外,谭蔚泓院士介绍,当前抗体虽然应用更广泛,但很难进行随心所欲地设计,具有较大的局限性,所以需要更多更好的分子识别工具,例如被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研究的核酸适体。最后,谭蔚泓院士分享了针对白血病病人样品分子分型的流式荧光分析、针对早期诊断和肿瘤分类的热泳技术辅助外泌体分析、针对癌症病人样品分子分型的质谱条形码分析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优势和研究成果,同时希望与会者们能够一起努力,大胆创新,为疾病精准诊断提供变革性技术。

  下半场大会报告,由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毛兰群研究员主持。

图片.png

中国科学院化学所毛兰群研究员

图片.png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

  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做题为“智能传感器的今天和明天”的大会特邀报告。陈洪渊院士首先向与会者们介绍了传感器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以及传感器在智能制造时代的重要性,他强调传感器是科学研究的信息之源、信息获取的物理基础。随后,他介绍了当前智能传感集群化的四个趋势,如:自动化控制、微型化、智能化、大数据等,这将大大拓展可实现的操作、提高效率、降低操作误差、减少试剂使用和材料的损耗,并列举了表面增强拉曼检测农药残留的传感器前沿应用,该方法可直接测量农药残留无需预处理。最后,陈洪渊院士介绍了智能传感器发展的未来趋势:①与物理世界相同(IoT物联网)、②与生命对话(CPI人机界面)、③引入生命的智能。他表示当前传感器概念已从靠界面接触式的传感,转变为大样本的实时数据无线遥感采集,形成海量的大数据采集,对大数据进行运算科学辅助的分析,预感人体疾病的发生,实现对疾病的精准预防!

图片.png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

  南京大学鞠熀先教授做题为“细胞功能分子的原位检测--发展与挑战”的大会特邀报告。鞠熀先教授详细介绍了细胞功能分子的原位检测的基本原理,高反应效率、高反应自发性、高特异性等特点,并分享了细胞功能分子原位检测的发展趋势,如通过对探针结构、组成、表面性质和尺寸的优化,对识别标记过程进行精准设计和操控,实现细胞内功能分子的定位和细胞过程的动态监测、在活细胞层面监测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等。随后,鞠熀先教授阐述了生物成像方法的发展趋势,如揭示各种化学小分子和无机离子的生命功能,发展适合于活体的成像技术,能够特异性作用于生物靶标分子的分子影像探针,发展多模态融合的影像探针和影像技术。最后,鞠熀先教授分享了其课题组在细胞表面的糖基检测、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和糖脂检测、细胞表面膜动力学的荧光成像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图片.png

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

  东北大学王建华教授做题为“ICP-MS(单)细胞分析研究”的大会特邀报告。王建华教授首先介绍了使用ICP-MS研究单细胞中金属形态及金属代谢物的背景意义,以及在研究过程中所遇到的难点,如金属在生命过程中的行为、命运及其影响与形态密切相关,金属总量提供的信息远不足以阐明其真实影响。随后,他介绍了高精度高精度单细胞进样-分析细胞内纳米粒子,微流控芯片-惯性流辅助-单细胞进样-胞内元素定量,三维螺旋-惯性流辅助-超高通量单细胞分析,ICP-MS辅助-荧光成像法定量细胞内金属等方法的基本原理与特点,分享了其课题组的最新研究进展。

  下午,大会设立了四大分会场和一个青年论坛,供与会的专家、学者们相互学习、相互讨论。

图片.png

第一分会场

图片.png

第二分会场

图片.png

第三分会场

图片.png

第四分会场

图片.png

青年论坛

  大会第一日的精彩内容到此暂时告一段落,请持续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带来的后续报道。

参展厂商

图片.png

上海仪电科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图片.png

天津兰力科化学电子高技术有限公司

图片.png

广州彤泰科技有限公司

文章提到的厂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