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一例小脑原发性内胚窦瘤病例分析

2022.3.29

内胚窦瘤(EST)来自多能性原始神经细胞,好发于婴幼儿的睾丸和卵巢,原发颅内者罕见,倾向于男性多发,发生机制与性腺外生殖细胞异常增殖直接相关,国内外文献关于中枢神经系统EST的报道较少,现收集1例原发于小脑半球的EST。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


患儿,男,1岁11个月,因头痛、步态不稳6 d入院,6 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头痛,呈阵发性,不剧,伴步态不稳、摇晃,步行数步后喜蹲坐,无意识障碍,无呕吐,后患儿头痛发作渐频繁,不愿行走,遂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就诊。


入院行头部CT平扫加增强检查,于后颅窝偏右侧见一囊实性占位性病变,增强后实性部分明显强化,第四脑室受压变窄,幕上脑室稍扩张(图1);CT血管成像(CTA):团块内见血管影,与右侧小脑后下动脉密切相关;考虑后颅窝肿瘤性病变。进一步行颅脑磁共振成像(MRI)检查,于右侧小脑半球内见4.9 cm×3.8 cm×3.9 cm占位性病变,中心为实性,增强后明显强化,其内见较多斑点状未强化影,外周呈囊性改变,周围脑实质见斑片状水肿信号影,小脑蚓部及脑干受压推移,第四脑室受压闭塞,幕上脑室扩张,MRI诊断:右侧小脑半球占位,考虑肿瘤性病变,以胶质瘤可能性大,幕上脑积水。



完善各项术前检查,于入院后7 d在全身麻醉加气管插管下行右侧小脑肿瘤切除术,术中所见:肿瘤位于右侧小脑半球内,周围可见胶质增生样囊壁,切开放出囊液呈黄色、血性,内含黏液样物,上至小脑天幕,下至环椎水平,内起于中线,外侧至桥小脑脚区,约5.0 cm×4.0 cm×4.0 cm,质偏韧,质地欠均一,呈肉红色,血供极其丰富,肿瘤前外侧与小脑脚有黏连,腹侧上部与小脑黏连,血供主要来源于腹侧小脑后下动脉。


术后病理:肉眼:灰褐色黄豆大软组织。镜下:所送组织可见中等体积大小肿瘤细胞,呈疏网状分布,可见特殊的血管周围套状结构或内胚窦样结构S-D小体及嗜酸性小滴,血管丰富。免疫组织化学:胎盘碱性磷酸酶(+),CD117部分(+),甲胎蛋白(AFP)部分(+),细胞角蛋白(CK)(+),波形纤维蛋白(Vim)(+),CD99部分(+),上皮膜抗原( EMA)(-),神经元烯醇化酶(NSE)(-),突触素(Syn)(-),CD57( -),核因子(NF)(-),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细胞增殖抗原标记物(Ki67)(+)>70%。病理诊断:右侧小脑EST。


讨论


EST又称卵黄囊瘤,Teilum于1959年首次提出此肿瘤来自全能的生殖细胞,并命名为EST。属生殖细胞瘤的一个少见亚类,主要发生在生殖器官,颅内原发内胚窦瘤更为罕见,近20年来国内外报道不过十几例,患者多为儿童及青少年,好发于松果体区、鞍区和第三脑室,而本病例发生于小脑半球者报道甚少,目前国内报道约7例,最小年龄2岁。


临床表现取决于肿瘤发生部位、生长速度、周围组织压迫情况、有无脑积水等,因此并无明显特征性临床表现。大部分颅内原发EST患者的脑脊液和血清中AFP升高,AFP水平的变化可作为该病诊断和疗效评价的一个有效标准,影像学检查方面该肿瘤边缘较光整,呈浅分叶状,为囊实性,实性部分居中,CT检查实性部分大部分呈均匀等密度,边缘可见少许线样高密度影;肿瘤在MRI上呈长T1长T2信号,CT所示线样高密度部分在TIWI亦为高信号,考虑少量出血可能,术后病理也证实这点;增强后肿瘤呈明显强化,表明肿瘤血供丰富,CTA可见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小脑后下动脉。


肿瘤占位效应明显,周围脑实质可见斑片状水肿带,第四脑室受压闭塞,幕上脑室扩张。由于该肿瘤位于小脑半球,形态较规整,并有囊性成分存在,与胶质瘤鉴别困难。因此最终确诊还是主要依靠术后病理学和免疫组织化学诊断。


EST是恶性程度较高的肿瘤,肿瘤完全切除是本病有效的治疗方法,但由于恶性度高,大多数患者死于诊断后2年内,因此术后辅助化疗以及定期检查血清AFP十分必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