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2019.5.05

     嗜酸粒细胞(eosinophil,E) 起源于骨髓多能造血干细胞,为髓系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嗜酸粒细胞祖细胞(CFU-EO)所产生。嗜酸粒细胞集落形成因子主要由受抗原刺激的淋巴细胞产生,因此,嗜酸粒细胞与免疫系统之间有密切关系。嗜酸粒细胞主要存在于骨髓和组织中,外周血中很少,仅占全身嗜酸粒细胞总数的1%左右。

    嗜酸粒细胞具有以下生物活性:①趋化和吞噬作用:主要的趋化因子有:来自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的组胺;补体成分(C3a、C5a、C567)及免疫复合物;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某些细菌、寄生虫、肿瘤及致敏的淋巴细胞均可因产生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而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此外,活化的嗜酸粒细胞在体外具有弱吞噬作用;②限制Ⅰ型超敏反应:嗜酸粒细胞能分泌溶酶体中的组胺酶、芳基硫酸酯酶等,对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释放的活性介质起灭活作用,从而消除所致的过敏性炎症反应;③抗寄生虫感染:嗜酸颗粒含有碱性蛋白、阳离子蛋白、过氧化物酶等。嗜酸粒细胞表面有抗体的Fc受体及补体受体,可通过这些受体与寄生虫-抗体/补体复合物结合,释放胞质中的阳离子蛋白杀伤虫体,在抗寄生虫感染免疫中起重要作用。

    由于嗜酸粒细胞在外周血中百分率很低,经间接推算出的绝对值误差较大,临床上要较准确地了解嗜酸粒细胞的变化,应采用直接计数法。

   【检测原理】 用嗜酸粒细胞稀释液(如伊红-丙酮0.38ml)将血液(20μl)稀释一定倍数(20倍),同时使红细胞和大部分其他白细胞被破坏,并将嗜酸粒细胞着色,滴入改良牛鲍氏计数板,低倍镜下计数2个计数池共10个大方格内的嗜酸粒细胞数,经换算求得每升血液中的嗜酸粒细胞数。

    【方法学评价】

1.显微镜计数法  所需设备简单,简便易行;求得的嗜酸粒细胞绝对值,比用白细胞总数和分类计数间接推算出的来的准确。但重复性差,精确性不如血液分析仪法。嗜酸粒细胞稀释液有多种(表2-),但试剂中成分的作用主要有3种 ①嗜酸粒细胞保护剂(如丙酮、乙醇);②促进红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破坏(如碳酸钾、草酸铵或低渗状态)③使嗜酸粒细胞着色(如伊红、溴甲酚紫、固绿)。此外,所含甘油可防止乙醇挥发,抗凝剂可防止血液凝固。

表2-嗜酸粒细胞稀释液

名称                              优点                                                                    缺点

伊红-丙酮稀释液     试剂简单,简便易行                            久置效果差,最好每周配置一次

皂素-甘油稀释液    细胞较为稳定,着色鲜明易于鉴别;含甘油,        含甘油,计数前应充分混匀

                             液体不易挥发,置冰箱可保存半年以上

乙醇-伊红稀释液     含碳酸钾,溶解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作用强,视     含10%甘油,液体比较粘稠,细胞

                   野背景清晰;嗜酸颗粒鲜明橙色,2h内不破坏,     不易混匀,计数前应充分混匀

                   含甘油,液体不易挥发,试剂可保存半年以上。

溴甲酚紫稀释液    为低渗配方,红细胞和其他白细胞被溶解破坏,

                  嗜酸粒细胞被染呈蓝色

固绿稀释液        含丙酮、乙醇两种保护剂,使嗜酸粒细胞膜完整、  注意与残存的不着色或着色很浅的中性

                  无破损现象;含碳酸钾、草酸铵,其他细胞破坏    粒细胞相区别

完全;固绿使嗜酸颗粒呈折光较强的蓝绿色颗粒    

2.血液分析仪法  五分类血液分析仪是目前最有效的嗜酸粒细胞计数的筛检方法,分析速度快,准确性较高。但仪器昂贵;当仪器提示嗜酸粒细胞增多伴直方图或散点图异常时,应采用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复检。

质量控制

1.造成白细胞计数误差的因素,在嗜酸粒细胞计数时均应注意。

2.嗜酸粒细胞稀释液中的乙醇、丙酮等为嗜酸粒细胞的保护剂,若嗜酸粒细胞被破坏,可适当增加其用量;若中性粒细胞破坏不全,则可适当减少其用量。

3.因嗜酸粒细胞易于破碎,混匀不宜太过用力;若使用含甘油的稀释液,因粘稠度大,要适当延长混匀时间。

4.计数应在血液稀释后1h内完成,否则嗜酸粒细胞会逐渐溶解破坏,造成结果偏低。

5.注意与残留的中性粒细胞区别,以免误认。中性粒细胞一般不着色或着色较浅,胞质颗粒细小或不清。

6.嗜酸粒细胞计数最好固定患者采集标本的时间(上午8时或下午3时),以免受日间生理变化的影响。

【参考值】 成人:(0.05~0.5)×109/L

【临床意义】

1.生理变化

(1)日间变化:正常人嗜酸粒细胞早晨较低,夜间较高;上午波动大,下午较恒定,波动可达40%左右。其机制可能为:白天交感神经兴奋,通过下丘脑刺激垂体前叶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进而使肾上腺皮质产生肾上腺皮质激素,后者可抑制骨髓释放嗜酸粒细胞,并促使血中嗜酸粒细胞向边缘池和组织转移,从而引起血循环中的嗜酸粒细胞减少。

    (2)劳动、运动、饥饿、冷热及精神刺激等,均可因引起交感神经兴奋,使血循环中的嗜酸粒细胞减少。

     2.嗜酸粒细胞增多(eosinophilia): 指成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5×109/L。临床上按嗜酸粒细胞增多的程度分为3组:①轻度增多:(0.5~1.5)×109/L;②中度增多:(1.5~5.0)×109/L;③重度增多:5.0×109/L。临床上常见于过敏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为T淋巴细胞介导的反应性嗜酸粒细胞增多;亦常见于某些恶性肿瘤(癌旁现象)及骨髓增殖性疾病。引起嗜酸粒细胞增多的原因及可能机制见表2-:

表2-嗜酸粒细胞增多原因及机制

类别                                        疾病                                    机制

(1)过敏性疾病     如支气管哮喘、荨麻疹、风疹、血管神经性水肿、过敏   过敏原刺激机体产生的IgE抗体,

性脉管炎、花粉病、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血清病等。  使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致敏,

嗜酸粒细胞通常为(1~2)×109/L,有的可更高        释放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引起

嗜酸粒细胞反应性增多

(2)寄生虫病       肠道寄生虫,如钩虫、蛔虫、涤虫等;肠外组织寄生虫   寄生虫抗原使T细胞致敏,产生

如血吸虫、肺吸虫、丝虫、包虫等感染,嗜酸粒细胞可  嗜酸粒细胞趋化因子;与相应抗

达10%或更多。某些钩虫感染,嗜酸粒细胞可>90%,   体结合激活补体,反应性增多

细胞属成熟型,随治疗好转及感染消除而恢复正常     

(3)皮肤病         如天疱疮、疱疹样皮炎、湿疹、银鞘病、多形红斑        因变应性因素导致反应性增高

(4)感染性疾病     一般病原体急性感染期,血中嗜酸粒细胞均减少或        可能为该病原菌(乙型溶血性

消失,唯有猩红热的感染期嗜酸粒细胞反而增高          链球菌)所产生的酶能活化补

一般急性传染病体恢复期一过性增高                    体成分导致反应性增多。

(5)血液病          ①骨髓增殖性疾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增     造血干细胞克隆异常,嗜酸粒

多约10%②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嗜酸粒细胞白血病、    细胞异常增殖、细胞周期及在

嗜酸粒细胞增高,前者以成熟型为主;后者可高达      血中时间延长

90%以上,可以幼稚型为主

(6)非造血恶性疾病   某些恶性肿瘤,如肺癌、胃癌、结肠癌等,被视为癌    由机体抗癌免疫时,产生的淋

旁现象。                                          巴因子及肿瘤因子所介导

(7)高嗜酸粒细胞     过敏性肉芽肿、嗜酸粒细胞心内膜炎、播散性嗜酸

增多综合征        粒细胞性胶原病  

(8)脾切除                                                              嗜酸粒细胞清除减少

(9)其他              脑垂体前叶功能减低症、肾上腺皮质功能减低症        骨髓释放嗜酸粒细胞增多

                       应用IL-2、GM-CSF、磺胺药类、头孢类、青霉素类等

3.嗜酸粒细胞减低(eosinopenia):指成人外周血嗜酸粒细胞绝对值<0.05×

109/L。主要见于:

    (1)传染病急性期:  一般病原体急性感染期,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肾上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血中嗜酸粒细胞随之减少,恢复期嗜酸粒细胞又重新出现并逐渐增多。倘若临床症状严重,而嗜酸粒细胞不减少,说明肾上腺皮质功能衰竭;若嗜酸粒细胞持续下降,甚至消失,说明病情严重。因此,嗜酸粒细胞计数可用于观察急性传染病的病情及预后判断。

    (2)严重组织损伤:  如手术后4h,嗜酸性粒细胞常显著降低,24~48h后逐渐增多,增多速度与病情变化基本一致。大面积烧伤患者,数小时后嗜酸粒细胞完全消失,并持续较长时间。若大手术或大面积烧伤后,患者嗜酸性粒细胞不减低或减低很少,表明预后不良。因此可用嗜酸粒细胞计数作为二者预后观察的指标。

    (3)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功能亢进时,可使嗜酸粒细胞减低,因此,可进行垂体或肾上腺皮质刺激实验,通过观察嗜酸粒细胞数量的变化来判断垂体或肾上腺皮质的功能,但临床少用。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