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前感染实验室检测450例阳性结果分析

2021.6.04

  [摘  要] 目的:对北京海淀医院2001年至2004年7 380例治疗前检查结果中455例阳性结果进行总结,探讨阳性结果的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1年至2004年间对7 380位病人治疗前常规检测实验结果,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HA),艾滋病抗体(HIV抗体)共四项指标,进行统计处理分析。结果:7380例患者血清中检出阳性450例,占6.10%;HBsAg阳性率最高4.08%,HIV阳性率最低0.027%。结论:分析结果初步提示,2001年至2004年乙肝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总的阳性率仍然较高,HCV和TPHA感染相对稳定,实验室监测意义仍然重大。

    目前血液传播疾病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问题,经输血感染的病毒主要有HAV、HBV、HCV和HIV。根据美国的评估,输血后HAV感染的几率约为1/1 000 000[1]。输血前,术前对患者进行HBsAg、HCV、HIV、TPHA的检查是一个必要环节,对医患双方自身非常有利。遵循卫生部2000年下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血站管理办法》中附件六《输血同意书》中的要求,我院于2000年开始对所有需要手术备血,介入治疗,输注血制品,介入器械检查,透析等有可能造成经血液传播传染病检查的病人都抽取静脉血,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HBsAb),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HBeAb),乙肝核心抗体(HBcAb),丙型肝炎抗体(HCV抗体),梅毒抗体(TPHA),艾滋病抗体(HIV抗体)的检测。由于乙肝两对半表现形式的多样化,本文只对HBsAg,HIV抗体,HCV抗体,TPHA进行统计分析。由于资料保存原因现分析从2001年6月26日到2004年12月8日结果,此间我院共对7 380位病人进行了检测,病人年龄最小12岁,最大96岁,分别来自外科51%,内科18%,妇科13%,耳鼻喉科6%,眼科5%,急诊科7%。现将其中共450例阳性结果总结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标本来源 

  本院自2001年至2004年间所有需要输血,手术,介入治疗的门诊急诊住院病人,检测标本为静脉血清。

  1.2  实验材料 

  乙肝系列检测试剂盒由上海荣盛提供;酶联方法HIV抗体,HCV抗体,TPHA由北京万泰提供,抗HIV硒胶金由美国雅培公司提供,梅毒快速血浆反应素由北京万泰公司提供。

  1.3  方法 

  均严格按生产厂家说明书操作,抗HIV操作人员均有进行HIV初筛抗体检测工作资格证书。HBsAg阳性用胶体金法复查,抗HCV阳性用胶体金法复查,高值阴性均送地坛医院复查定性,抗HIV酶联阳性用硒胶金复查,由于初筛实验室无权下结论性报告,阳性标本送地坛医院做确证实验,最终以确证结果统计。

  2  结果

  7 380例患者血清中检出阳性450例,占6.1%。HBsAg 阳性率最高4.08%,HIV阳性率最低0.027%,各项检测阳性率见表1。表1  450例阳性血清鉴定结果(略)

  分别统计阳性率略有不同,2001年未检出HIV抗体阳性的病人,HBsAg阳性率为4.8%,抗HCV阳性率为1.09%,TPHA阳性率0.32%;2002年全年标本量仅有1 880件,乙肝阳性率与2001年相当,也未检出抗HIV阳性的病人。2004年乙肝阳性率2.78%,较前两年均有所下降,检出两例HIV抗体阳性的病人。2001年至2004年乙肝阳性率有下降趋势,而丙型肝炎感染则呈现稳中有升的可能,而梅毒感染则显示稳定。详细数据见表2,图1。表2  各自然年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略)

  3  讨论

  血液筛查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受血者的安全[2],我院的统计结果表明,相比2001年,近几年HBsAg的阳性率有所下降,这可能与这些年来大力度的宣教,广泛的疫苗接种是分不开的。然而,尽管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呈现下降趋势,但其阳性率仍然高居4种传染病之首,继续加强血液制品的乙肝项目监测对于我国当前仍然是相当重要的。

  与2001年相比HCV、HIV、TPHA的阳性率均有所增加。近年来我国的梅毒患病率呈上升趋势[3],原因可能有两点:第一,随着新技术新方法的引进,试剂盒的质量趋于成熟,检出的灵敏度有所提高,检出率相应提高。第二,改革开放十几年,使人们的生活观念也有了很大的改变,毒品的诱惑以及对性生活的随意性使我国的性病又进入了一个高发期,而HCV,HIV,TPHA的传播是与此呈正相关的。

  尽管我院HIV阳性率表面上看很低,但绝不能低估HIV感染对病人的危害,因为我国艾滋病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目前,媒体所报道的艾滋病村,乡并不少见,控制艾滋病的蔓延已成为头等大事。

  随着我国公民法律知识及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因血液传播性疾病引发的诉讼不断见诸于各种媒体。对术前,输血前开展相关项目检测可以为法律提供有效证据明确医患双方的责任,治疗前后检查指标均为阳性者医院将不承担任何责任,避免了不必要的医疗纠纷[4]。应加强对术前患者,孕产妇,肾透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相关检测工作,一旦检测血清呈阳性要快速复检定性,及时为临床提供可靠的实验数据,有利于医生早诊断,早发现,早向防疫部门报告疫情。

  医务人员经常接触血液污物,易造成医院感染[5],因此,我们医护人员在保护病人的同时一定要做好自我防护,规范操作,做好传染病隔离工作。加强血液制品的管理,加强医护人员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好实验室标本的处理工作。有效的避免血液传染病的传播。

  参考文献:

  [1]Dodd RY.Adverse consequences of blood transfusion:Quantitative risk estimates.In:Blood Supply:Risks Perceptions,and Prospects for the Future[M].Nance ST (ED).Bethesda:American Association of Blood Banks,1994:1224.

  [2]李金明.血液感染性疾病标志物筛检中应重视的若干问题[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5,28(6):569571.

  [3]杜兰英,庄辉,何军,等.梅毒螺旋体TPN17重组抗原的表达及其在献血筛查中的应用[J].中国输血杂志,2001,14(1):11.

  [4]林佳进,朱碎永,张瑛.患者输血前血液传播疾病检测意义的探讨[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1,11:5.

  [5]郑怀竞.必须加强献血者筛查检验和质量保证[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1,5:133.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