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根据 “讲话习惯”分类神经元

2017.9.25

  9月21日冷泉港实验室(CSHL)在《Cell》杂志发表文章,报道有关神经元细胞的分子遗传基础。

  本文运用复杂的计算手段,分析了小鼠大脑基因转录的神经元激活信息,指出细胞-细胞的沟通方式是不同类型神经元细胞具有严格区别的核心特征。

  神经元是构成大脑回路、支持大脑活动和行为的基本组成部分。CSHL教授Josh Huang领导的研究小组认为沟通风格和模式是决定细胞身份的重要依据。

  “打个比方,如何了解我是一个怎样的人?”文章一作Anirban Paul 博士说。“最直接的方法是观察我跟其他人交流的方式。比如我跟我奶奶沟通时用的是电话还是微信?语气是怎样的。我跟我儿子或者我的同事们沟通时语气又是怎样?”

  研究小组选取了6种遗传类型不同的皮质抑制性神经元,它们都能释放神经递质GABA。研究人员们试图发现能区分它们的核心分子特征。采用Paul优化的高分辨RNA测序方法和助理教授Jesse Gillis和Megan Crow博士开发的计算工具,使研究小组得以在每种神经元内搜寻负责特征模式呈现的活跃基因家族。

  在600多个基因家族中,有40个家族的活动模式可以被用来区分6组细胞。

  非常巧合的是,Huang说,这些基因家族顺理成章地分成了6种不同的功能类别,所有的功能都是细胞-细胞通讯的关键,包括神经元通讯接口两端的表达蛋白。

  关键基因决定了神经元所需面对的沟通对象和与之沟通的方式。Huang解释说,最终,神经元通过基因编码的一个显著特征完成沟通任务。

  多年来,神经科学家们提出过各种神经元分类方法。这些分类是否真实反映了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是不是仅为了用途需要而被随意命名?这一直是神经生物学领域的一滩浑水。大脑中可能存在着数百种乃至数千种神经元,但神经科学家们尚未就以什么生物学基础作为依据来定义不同类型神经元达成一致。在真正意义上, CSHL课题组发现了神经元细胞多样性法则的一个核心遗传家谱。

  其他细胞是否也具备文中所提的分子特征,仍需拭目以待。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