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血培养标本采集和处理的最佳实践

2021.5.15

血培养是诊断菌血症、重症感染以及判断由感染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的重要工具。规范血培养的操作,避免血标本污染,可以保证报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s)的准确性,更重要的是明确真正的病原菌,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重要依据,从而挽救患者的生命。本文根据最新研究进展,从分析前的采血、处理标本及血培养操作过程管理等几个方面,总结了有循证依据的血培养最佳操作,为规范血培养操作过程提供依据。

按照最佳实践采集和处理血培养标本,提高菌血症阳性率、减少污染、消除CLABSIs假阳性

——多学科团队的综述

检索:陈文森

翻译、编写:郑伟

校编:徐子琴  胡潇云

背景:

利用关键词检索从1990年1月至2015年3月已发表的英文文献。使用血培养采集及处理相关的条件检索到101篇文献。参考文献也包括微生物试验标准,指南及教材资料。

结果:

本文中围绕血培养操作提出了多方面复杂的争议问题,包括假阳性结果的影响、污染的实验室定义、对CLABSIs报告的影响、血培养标本采集指征、静脉穿刺采血与导管内采血比较,消毒剂选择,无针连接器的使用,血培养瓶的接种,急诊室、培训以及调动执行集束化操作的主动性等方面的优化管理。

结论:

医院应当完善优化血培养标本的采样、处理及管理的操作,这个环节容易被忽视,但又是所有机构中可以为所有患者提供最佳治疗的必不可少的部分,可以减轻财政负担,提高报告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准确性。虽然关于血培养的操作已经达成了普遍共识,但仍有一些争议问题需要进一步研究来确定其是否有效。因此,鼓励在评估血培养项目的医疗机构使用本文所包含的要素组成的核查表。

*血培养污染数/阳性血培养总数(%)

表 1汇总了已发表的有关采血套装对减少血培养污染效果的文献。有以下几点重要发现:首先,11个研究中有10个研究报道,使用抽血套装的机构污染率有所降低,但不是所有的降低都有统计学意义。第二,采血套装使用者的采血经验、采血的相关时间限制水平不同。第三,使用的皮肤消毒剂种类很多,有酒精,洗必泰复合物以及异丙醇。虽然这些结论都有意义,但有几点局限性影响了对这些因素有效性的准确判断。没有研究就操作者操作的各个环节进行充分讨论。(例如,是否规定对血培养瓶盖单独消毒或是否使用无菌巾)。Snyder等人的一项Meta分析,纳入了7篇文献,结果不支持抽血套装可以降低血培养污染。然而有证据显示长期给予工作人员进行精心设计的培训可以成功降低污染。在包括两个急诊科的研究中,使用包含无菌手套和大洞巾形成无菌屏障标准采血套装,保证整个过程的无菌操作,可以使污染率降低43%和64%。

注:经剑桥大学出版社允许进行了修改

表2更新了关于血培养污染的研究,最初由Trautner等人在2002年编辑,包括了一些附加的研究。研究最多的是浓度为2%的酒精洗必泰复合制剂,大部分研究结果提示血培养污染率低于3%。尽管纳入的研究有其局限性(例如污染的定义、抽血人员的差异和多重干预措施的潜在混杂因素,对规定执行依从性缺乏监督),但结果表明,在多个医疗机构和不同患者人群中使用异丙醇和洗必泰的复合制剂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杀灭细菌,且干燥时间较短30秒左右。

* B医院的改良方法里去除该项

表3汇总了急诊科可以成功降低污染率和其他相关结局的干预措施的相关研究。在儿科急诊科常见的是进行外周静脉置管的同时采集血标本。因为儿童的静脉穿刺较难所以通过这种操作避免额外的穿刺是很常见的。通过外周静脉导管(PIV)采集儿童血培养标本的2种不同方法均被研究。一家血培养污染率较高的中西部地区三级儿童医院改良操作要求,血培养标本通过单独静脉穿刺来采集。这种操作的改变将血培养污染率从6.7%降低至2.3%。标本退回的患者减少了80%。范德比尔特儿童医院选择将患者外周静脉置管时进行无菌血标本采集的过程标准化,包括使用无菌手套以及提高消毒干燥时间的依从性而不是要求另外单独抽血培养标本。这种改变将血培养污染率从3.9%降低至1.6%,降低了59%。干预前由于149份污染培养而导致的额外费用估计超过416000美元。

表4总结了此次研究成果,列出了制定血培养采集和处理策略需要考虑到的因素,可作为其它医院评估自己的血培养工作最佳实践要素的核查表


参考文献:

Garcia RA, Spitzer ED, Beaudry J . ,et al.Multidisciplinary team review of best practices for collection and handling of blood cultures to determine effective interventions for increasing the yield 

 of true-positive bacteremias, reducing contamination, andeliminating false-positive central line-associ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s. [J]. Am J Infect Control. 2015 Nov 1;43(11):1222-37. doi: 10.1016/j.ajic.2015.06.030. Epub 2015 Aug 19.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