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吉林检验检疫局多举措提升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

2016.9.26

  八月,正是水稻孕穗的季节,吉林市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内的2000多公顷稻田长势喜人。中新吉林食品区开发管理有限公司行政部总监贾利夫再次来到中粮米业(吉林)有限公司,洽谈今年示范区内“光合北纬43°香”大米出口新加坡事宜。

   近年来,吉林省致力于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食品农产品加工业已成为全省第二大支柱产业。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考察时提出“粮食也要打品牌,这样价格高,效益好”。为此,吉林检验检疫局推动生态特色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多措并举提升吉林食品农产品整体质量安全水平和品牌效益。

   发挥生态优势 打造生态品牌

   吉林省生态优势明显,原产地产品众多,但品牌资源零散,产业集群效应不明显。吉林局提出走“以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为切入点,建立示范区、开拓国际市场”三步品牌发展战略。经吉林局多次专题汇报、争取支持,省领导指示:“一定要规范操作、明确职责、认真落实,确保被推荐的品牌达到标准,确保获准的企业立得住。”

   该局与商务、质监等部门及地方政府联动,优先考虑已获得驰名商标、原产地保护、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农产品出口基地的品种和企业,并与商务厅联合发文推动培育工作。截至目前,吉林省已有23家企业40个特色食品农产品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共建成8个国家级、25个省级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2016年,该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推动形成一批有影响力的生态品牌集聚区。

   随着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工作的推进,品牌效应逐渐显现。吉林得利斯公司获得向蒙古国出口猪肉产品的资质。该公司行政总经理李敬说:“获准使用PEOP标识(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标识)后,公司主推长白山生态猪肉,既扩大对外出口,又增加了内销产品附加值和效益。”中粮米业(吉林)公司总经理李成军表示,“福临门”牌吉林大米获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后,在国际和国内市场竞争中“如虎添翼”。

   坚持质量为本 放大品牌效应

   质量是品牌的基础,品牌是质量的象征。自开展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以来,吉林局联合省商务部门推动省政府印发《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创建办法》,合力走“以质取胜”扩大产品出口之路。

   该局与8个市州签署了共建协议,形成以粮谷、人参、鹿茸、肉类、禽蛋和土特产等出口大宗产品和特色品种为主、以种植和养殖为重点的示范区建设格局。示范区创建领导小组副组长、吉林(市)检验检疫局局长李东春表示,经过多年争创,企业呈现出质量意识、质量控制能力、深加工能力、产品价格、外贸订单“五提升”态势,形成服务、品牌、技术、质量“四轮驱动”局面。

   通过源头管理,水稻种植科学化、规范化、标准化水平得以提升,通过了各输入国的严苛检测。2015年,示范区的吉林大米、米粉、紫苏叶、苏籽粉、芦笋等产品出口新加坡、日本、韩国等10多个国家或地区。

   质检总局食品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按照“政府主导、部门联动、龙头带动、全民行动”的工作机制和“一个标准、两个市场”工作思路,出口示范区建设已取得品牌效应,形成了很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

   推进“三同”工程 开拓两个市场

   对于获得生态原产地产品保护、出口食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区的企业,吉林局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包括便利出口检验放行、给予通关便利等。同时,大力推进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同线同标同质”工程,开拓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今年1月至7月,吉林省食品农产品出口额达10.06亿美元,同比增长3%。

   “不论是出口产品,还是内销产品,都采用同一套严格的标准、同一条生产线,生产出相同的优质大米产品,以优质优价赢得更多市场。”李成军透露,2013年至2015年,中粮吉林米业大米出口及国内市场销量猛增,累计出口53961吨,出口额超4千万美元。

   启动“三同”帮扶行动计划后,吉林局推荐吉林大米生产企业参加了“从一碗白米饭看供给侧改革”活动,推荐21家符合要求的企业登录国家认监委出口食品企业内外销“三同”公共信息服务平台;首批供港生鲜食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的66家企业中,吉林省7家企业入围。“三同”工程不仅使企业巩固了市场,也让消费者体验到了更多质量获得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