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022年北京色谱年会:赋能大健康,分享色谱技术新进展

2022.12.12

  2022年12月12日,由北京理化分析测试技术学会、北京色谱学会主办的2022年北京色谱年会在线上成功举办。本届大会以“大健康-医药与环境分析”为主题,旨在促进北京地区色谱及相关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了解色谱及相关技术的最新发展,加强色谱工作者的交流。中科院大连化物所张玉奎院士、中科院生态中心江桂斌院士等色谱相关研究领域著名的专家学者及色谱厂商参加了此次盛会。

311274_202212121954511.jpg

311274_202212121954512.jpg

北京色谱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 刘虎威教授主持并致开幕辞

  刘虎威教授表示,在这个特殊时期,2022年色谱年会在线上成功召开,离不开张玉奎院士、江桂斌院士和各位专家学者及大会厂商的积极支持。他期望本次大会为色谱工作者提供一个深入交流的平台,并预祝此次会议圆满成功。

311274_202212121954513.jpg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张玉奎院士

  张玉奎院士做《新型色谱材料及其在蛋白质组学中的应用》的报告,介绍了近几年在色谱方向的工作。近年来,人类蛋白质组发展迅速,已经从蛋白质的鉴定和分类转移到探索其生物功能和疾病相关性领域,这对色谱分离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张玉奎院士从纳米晶体柱、通孔-介孔整体柱、固相烷基化等技术来提高色谱的峰容量,从而缩短分析时间、提高分离效率、增加蛋白变体信息、解析蛋白变体空间分布,为空间蛋白质组学发展提供了高质量的分析手段。

311274_202212121954514.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院士带来《新污染物治理:从基础研究到国家战略》的报告。新污染物是任何人工合成或自然存在的化学品或微生物,是由化学品快速增加导致,具有未知污染、长期共存的特点,会对人类及动植物等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经过长期的研究过程,新污染物的判别规则、筛选方法、微量分析技术和归趋行为已经有了系统的总结。目前,POPs和新污染物检测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最后,江桂斌院士提出要建立完善的新污染物分析方法体系,认识新污染物边界,加强替代品研究,他呼吁科学家应当保持独立思考,继续发展色谱技术,为中国乃至全球新污染物的治理做出贡献。

311274_202212121956431.jpg

岛津企业管理(中国)有限公司 郭彦丽博士

  郭彦丽博士带来《超临界流体/液相二维色谱系统在快速自动化分析中的应用》的报告。超临界流体色谱(SFC)分离技术由于特殊的分离选择性、绿色环保等应用于燃油成分快速分析、药物手性拆分、脂质组学研究等领域。岛津SFC-LC/LCMS联用系统是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反相色谱搭建的二维色谱系统,简单高效、自动化、绿色环保,助力食品药品快速自动化分析。

311274_202212121958201.jpg

东北大学 王建华教授

  王建华教授做了《循环肿瘤(单)细胞的二维分析研究》的报告。生命过程中的金属分析非常重要,最好的方法是ICP-MS。首先,单细胞一维分析领域,流体惯性效应辅助高通量单细胞进样,结合特异性探针识别分离检测单个CTC,提供细胞亚组分类的初步依据。其次,单细胞二维分析领域,惯性流辅助单细胞聚焦,实现LIF与ICP-MS耦合,进行二维单细胞检测,提供单细胞分析的更多信息。

311274_202212121959041.jpg

安捷伦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邢占磊博士

  邢占磊博士带来《安捷伦液相色谱基于二维新技术的应用方案》的报告。二维技术可以提高自动化程度,提高分离效果。在药物杂质研究、在线质谱脱盐等应用领域,安捷伦二维新技术可将不同分离机理组合使用,有效提升分离效果,提高实验效率。

311274_202212122000241.jpg

浙江大学 方群教授

  方群教授做题为《微流控单细胞蛋白质组分析技术的研究》的报告。由于细胞尺寸小、细胞种类多、细胞组成复杂、组分含量低等特点,单细胞分析面临着较大的挑战。其中,微流控芯片技术具有微量、高效、快速、高通量等优势,而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课题组发展的虚空液滴阵列技术(SODA)可以完成各种复杂操作,在单细胞蛋白组分析中有良好应用,是单细胞蛋白质组分分析的理想工具。

311274_202212122001481.jpg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刘晓达博士

  刘晓达博士带来《CGT以及生物药物研发中的色谱质谱技术在纯化、分析和质控中的应用》的报告。近几年,细胞基因治疗发展迅速,新的技术方法层出不穷。赛默飞推出了一系列的色谱质谱产品及多种解决方案,为生物诊断、新药研究等方向提供有效分析工具。

311274_202212122002411.jpg

西北大学 郑晓晖教授

  郑晓晖教授带来《山楂果、叶之恋中的色谱科技与艺术》的报告。山楂果药食两用,山楂叶药性良好,在药品中应用良好。但是山楂果、叶却因产地不同、采收时间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成分,从而影响成药时的成分提取。利用HPLC分析方法的结果表明,山楂果、叶中的成分对糖代谢紊乱、脂代谢紊乱、脑缺血等应用的药理作用很好,色谱技术佐证了山楂果、叶的千年药食传统。

311274_202212122003191.jpg

澳门大学 李绍平教授

  李绍平教授带来《色谱在中药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的报告。中药质量控制有两个目的:一是真伪,二是优劣,分别是定性鉴别和定量测定。因此,中药的质量控制离不开色谱技术。应用实例上,利用GC-MS分析技术,分别对石斛和防疫香囊进行成分分析,发现有效成分,从而完善中药质量评价。

311274_202212122003551.jpg

北京大学 王初教授

  王初教授带来了《化学和计算驱动的功能蛋白质组学》的报告,介绍了课题组的近年来的利用化学探针、生物大分子质谱和理论计算的方式来发展蛋白质功能的成果。基于活性的蛋白质分析技术(ABPP)可分析蛋白质组学内半胱氨酸活性的变化,解析蛋白质功能。基于此,还发展了isoTOP-ABPP和DIA-ABPP等技术,结合机器学习,在生物体内挖掘大量的小分子修饰结合靶点和蛋白质的活性位点。

311274_202212122004271.jpg

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赵鹏博士

  赵鹏博士带来了《谱育色谱质谱成果在医药、环境分析中的创新应用》的报告。谱育围绕光谱、色谱等构建了全面的科学仪器技术平台和产品体系,拥有国内首台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EXPEC 5310和高灵敏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仪EXPEC 5510,在药物基因杂质分析、污水筛查等应用中反映良好。

311274_202212122005131.jpg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邱洪灯研究员

  邱洪灯研究员做了《碳点修饰硅胶新型色谱固定相研究》的报告。色谱分离的核心是色谱柱,色谱柱的灵魂是色谱分离材料。碳点是一种新型的碳纳米材料,具有比表面积大,易于修饰的优点,碳点修饰硅胶可以作为新型的分离介质。课题组制备了多种掺杂的碳点修饰硅胶色谱固定相,都表现出优越的色谱性能,因此碳点修饰硅胶色谱固定相有望在分离分析中发挥重要角色。

311274_202212122006131.jpg

磐诺科技 李家练博士

  李家练博士带来《GCMS技术在临床中应用》的报告。GCMS由于稳定性好、通量高、准确度高等优点,是痕量检测和定量分析的首选仪器。磐诺AMD GCMS和所配陶瓷惰性离子源,开发了维生素D和维生素E,Omega-3、Omega-6脂肪酸,以及类固醇激素的分析方法,获得了优异的检测结果。

311274_202212122007091.jpg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黄嫣嫣研究员

  黄嫣嫣研究员做题为《膜蛋白亲和配体筛选及活体分析应用》的报告。人体基因编码蛋白中,30%为膜蛋白。但是,在复杂活体体系中特异性识别膜蛋白是面向生命健康研究的具有挑战性的课题。课题组提出,利用化学方法来构建人工的亲和配体,利用多肽、小分子等,从遗传信息、蛋白-蛋白互作、识别分子开关等三个角度,来开展高亲和力、高选择性的膜蛋白配体的设计和筛选,从而实现复杂体系中膜蛋白的分析、检测和功能干预。

311274_202212122007561.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汪海林研究员

  汪海林研究员带来《人胶质瘤中DNA N6-甲基腺嘌呤——潜在疾病标志物》的报告。近年来,真核生物中的DNA N6-甲基腺嘌呤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掺入型DNA 6mA的功能与作用仍有待探索。人胶质母细胞瘤目前还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亟需一种无污染、高灵敏的分析方法。研究发现,DNA 6mA的含量与人胶质母细胞瘤患者的总生存率相关,DNA 6mA核苷选择性刺激胶质母细胞瘤的干性和增值。

  最后,刘虎威教授致闭幕辞。他向参会的各位学者和工作人员表示感谢。他表示,2022年北京色谱年会,不仅有院士报告,还有中坚力量和青年力量参与,会议围绕“大健康”的主题,从蛋白组学到环境污染物,从基础研究到应用研究,色谱技术在多个领域大放异彩。期待色谱技术的继续发展,期待大家的再次相聚!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