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用药治疗膈上食管憩室的简介

2023.7.14

  膈上食管憩室无症状的病人不需治疗,若有轻微症状,可以先考虑内科治疗,如体位引流和食管扩张治疗。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症状呈进行性发展且严重的病例。直径<3cm的膈上憩室常不需外科处理,但吞咽困难等症状进行性加重,或憩室体积显著增大的病人,要考虑外科手术。症状明显有下列情况者,应行憩室切除术:憩室囊颈狭窄,不能充分排空囊内物;存在有明显炎症;憩室囊很大呈悬垂位使食管移位并有较多的食物残渣及液体滞留。若因食管伴有的疾病要予手术处理时,亦应同时做憩室切除术。逐渐增大的憩室或者已大到一定程度的憩室不论其症状程度均应考虑手术切除。手术切除时不仅包括存在的憩室,并且要纠正任何存在的食管功能失调或远端机械性梗阻,如贲门失弛缓症、裂孔疝等。违反这个原则,术后症状可能仍存在,并出现并发症或复发。

  1.术前准备 有长期吞咽困难病史者,术前要纠正体重下降及营养不良,可以施行非胃肠道营养,因误吸发生肺部炎症可行理疗、体位引流及抗生素治疗。术前几天尽量排空憩室内残留食物及分泌物,残留物多者可予插管或内镜冲洗,术前2天进清流。

  2.手术步骤 手术经左侧开胸入路,虽然憩室位于右侧亦从此入路较为方便,以便于修补裂孔疝及切除憩室后同时行延长至贲门的肌层切开术。

  憩室突向右侧时,可旋转食管便于游离憩室。解剖憩室颈部时可见到食管肌壁有一间隙,憩室即在此间隙突出,在食管环行肌与黏膜平面间,切开肌层,充分游离憩室。小而宽颈的憩室在其上下做肌层切开后憩室即消失,呈一弥漫性黏膜膨出,可不再做处理,或将其内翻缝入食管腔内。若囊颈很大应切除憩室并缝合颈部。憩室切除后分层缝合黏膜及肌层,注意食管黏膜不宜切除过多,以防术后食管狭窄,所有病例均应做贲门部肌层切开术,切口在憩室闭合部的另一侧,肌层切开应达下肺静脉水平,若有较长的弥漫性痉挛,肌层切开应延长至主动脉弓水平,向下超过食管下括约肌以消除残余功能性梗阻。并发有裂孔疝者加Belsey或Nissen抗反流手术。

  老年、营养不良高危病人中,应用憩室固定术,将囊底向上拉并与食管肌层缝合以利囊底引流。亦可得到良好效果。

  术中注意事项:①漩离食管时注意保留食管两侧的迷走神经丛,术中损伤后可造成医源性运动功能失调,若有发生,造成吞咽困难,可用扩张术治疗效果满意。②切除憩室时以开放缝合法缝合囊颈,同时观察食管腔,以免切除过多黏膜,引起食管狭窄。可预先在食管腔内放入一根50F的探条作为防止过分狭窄的一个方法。

  3.术后处理 行憩室切除者,鼻胃管持续减压及静脉点滴,禁饮食4~5天,逐渐恢复进口饮食。仅施行憩室固定术或憩室内翻或肌层切开术,无特殊处理者,鼻胃管减压仅需48h,之后即可恢复进食。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