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花式宠毕业生应有真招

2018.7.24

  各高校的毕业季日前纷纷落幕,在今年的毕业季中,离校前的毕业活动又成为高校比拼的亮点。毕业活动的简与繁,也说明了当下高校的心态。

  据媒体报道,河南某高校请学生在校内餐厅免费午餐,饮料任喝,据透露花费12万元。福建某高校延续去年的传统,邀请8500名毕业生以及家长共进免费海鲜自助午餐。

  用聚餐来笼络感情,是中国人最传统的做法,本来并无可指摘。但是,如果仅停留在比较基础的吃喝上,似乎缺乏新意。而且,由于花费不算小,也有浪费纳税人钱的嫌疑。这种看似从简的毕业活动,其实暴露了高校一贯懒政的行为(但无论怎样也比没有想法的高校要好),用一种比较世俗的做法,矮化了学生留恋母校的情怀。

  因此,单论吃,笔者更赞同的是,有象征性意味的吃法。比如,遵循“上车饺子,下车面”的习俗,北方高校给毕业生准备“上车饺子”;请学生吃“学校生活标志”的红烧肉,等等。既不铺张,也在学生心底留下了深刻烙印。

  除了吃之外,我们也关注到各种花式的毕业活动,比如,集体婚礼、快闪活动、校长献歌,让人目不暇接。当然,大学的毕业季应该有活跃的氛围、天马行空的创意。但是,当它们扎堆出现的时候,人们不禁要问一问,这又说明了什么?

  首先必须肯定,这一现象代表了中国高校的进步,从过去居高临下俯视学生到如今校长为学生献歌,高校中师生关系逐渐走向平等,尽管背后的推动力有生源竞争、校友捐赠等,但这不失为人文建设的一大进步。

  然而,这其中也不排除一些高校平日的育人工作做得不到位,试图用“最后的人文建设”撑门面、搞宣传。特别是一些已经挤入“双一流”等各类工程建设的高校,在科研榜单上占尽风光,但是,在育人方面的做法却被一些普通院校甩在后面。对于这样的高校,花式宠毕业生,作秀的成分远大于内涵。

  其实,对学生的关爱应体现在日常的点滴中,即便毕业不搞得如此花哨,学生仍然会铭记于心。现在既然有了异彩纷呈的毕业活动,那么,就让“最后的绚烂”与“日常的点滴”相匹配。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