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家发现哺乳动物细胞存在新型长非编码RNA

2012.10.29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玲玲研究组的最新研究,揭示了一类全新内含子来源的长非编码RNA的产生机制,及其参与剪接调控的重要功能。今天,国际学术期刊《分子细胞》以封面故事发表了他们的相关研究论文。

  据介绍,几乎所有哺乳动物细胞的基因都由外显子和内含子组成。一般认为内含子没有生物学功能。生化与细胞所的最新研究成果证实了内含子来源的非编码RNA序列既可以在剪接后稳定存在,又可以在细胞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

  科研人员具体阐明了一类双末端都含有小核仁RNA(snoRNA)的内含子序列在剪接发生过程中,可以形成一类新型长非编码RNA,命名为sno- lncRNAs。在人类疾病PWS综合征(又称小胖威利症,一种自一岁左右就开始无节制饮食的遗传性疾病)紧密关联区域,存在五个sno- lncRNAs,它们在人源胚胎干细胞中表达量极高,且异常稳定。功能研究表明,这些sno-lncRNAs可以像“海绵”一样吸附细胞核内的Fox2,调节Fox2在细胞核内的分布,进而影响Fox2对特异mRNA底物的选择性剪接调控。

  值得一提的是,因PWS综合征的病理机制至今不详,而这些sno-lncRNAs在PWS综合征的人中完全缺失,从而提示这些新的RNA分子可能与PWS综合征的病理发生相关。

  该工作主要由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研究生殷庆飞等与计算生物所研究员杨力、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健康中心教授Gordon Carmichael合作完成。这一研究成果揭示了哺乳动物细胞中存在着内含子来源的、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新型长非编码RNA(sno- lncRNAs),从而丰富了人们对真核细胞转录组表达调控多样性的认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