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四川省国土厅地环处带领地方保护生态、防灾减灾

2016.11.25

四川省国土厅地环处带领地方保护生态、防灾减灾,获中华宝钢环境奖

让群众有个安稳的家

banquan28.jpeg

banquan28.jpeg

图为四川省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集中安置点新虹口场镇。

  9月19日晚上9时,四川省地质灾害应急会商室里灯火通明。攀枝花正经历着入汛以来又一次区域性强降雨过程。

  会商室里,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厅长杨冬生正在调度。一旁,工作人员有的在对降雨区域内的专职监测员进行抽查;有的则紧盯着“地质灾害专业监测”系统,密切注视着降雨量、含水量、表面变形值、预警时间、预警结果等数据。

  对于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以下简称地环处)的工作人员来说,这样的场景不是第一次出现。

  四川省地形高差大,地质灾害易发区总面积47.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97%。面对严峻的自然状况,近年来,地环处积极构建了监测、搬迁、治理、应急排危“四道防线”,成功避险903起,避免了11万人因灾死伤,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次数、成功避险人数和成功避险率都为全国之最,实现了因灾伤亡人数逐年下降、成功避险人数逐年大幅攀升的重大防灾减灾成效。同时,积极推进民生工程,累计完成116处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并通过实施找水打井工程成功解决800多万人及数千万头牲畜的饮水问题。

  11月15日,第九届中华宝钢环境奖颁奖典礼在人民大会堂举行。鉴于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地环处荣获生态保护类优秀奖。

  1 恢复地质环境 实现有效保护

  废弃场地变增收沃土

  “今年我种的烤烟长势可以,估计每亩地可以收入5000~6000元,明年我还要流转种植,加大规模。” 泸州市古蔺县石屏乡向顶村六社村民陈云海满面笑容。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片高产的土地曾是一片工矿废弃地。它的前身是建于20世纪50年代,以提炼硫磺为主的磺厂。由于技术老旧、污染较大,20世纪90年代,这家磺厂停止生产,2003年彻底拆除厂房,但给当地遗留了大量废弃土场。

  古蔺县国土资源局治理中心工作员张蔺介绍说,治理前,土地重金属含量过高,群众种出来的农作物不能食用。2012年,在地环处的指导下,一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的攻坚战在这片土地上正式打响。省、市、县三级国土资源部门协同发力,组织专业单位详细调查和勘查,查明情况,科学规划,全力整合各方力量加快实施治理。

  通过表土剥离、客土回填等措施,加强了工矿废弃地的治理,同时通过植树造林,实施了重金属污染治理,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经过近一年的治理,当地复垦土地共计3900亩,其中恢复林地900亩、耕地3000亩。

  “像这样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近年来我们组织完成了116处。”地环处处长蒋俊说。

  近年来,地环处通过部署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作,着力推进叙永县落卜镇硫铁矿区等一系列重点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结合废弃矿山集中连片整治模式,整合各种政策资源,重点探索矿山区域内土地综合整治的新举措。对抛荒土地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的原则进行科学利用,有效增加治理区内的林地、耕地、建设用地面积,切实增加当地群众收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

  “通过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把纯投入的治理工程打造成有投入有产出的项目,促进了四川省地质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对推进各地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蒋俊说。

  2 合理利用地下水 德政工程惠民生

  病区干旱区喝上干净水

  “出水了,出水了。谢谢!谢谢!”9月14日,石渠县真达乡麻达村群众饱含热泪,用简单的汉语表达着无限的谢意。

  至此,被四川省政府确定为民生工程的甘孜州包虫病区找水打井供水工程,历时4年圆满结束,共打通554口供水井,为包括牧民、僧侣、师生等在内的6万余群众提供了清洁卫生的饮用水。

  石渠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最北边的一个县,也是四川海拔最高、面积最大、位置最偏远的一个县。据了解,石渠县有1.2万余户家庭饱受包虫病困扰,占全县总户数的50%,2005年~2008年全县因包虫病死亡401人。因为感染人群死亡率极高,这种病又被称为“虫癌”。

  据有关部门估算,由于包虫病危害,石渠县每年的人均GDP损失1.4%,已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

  2012年,地环处主动作为,全力推动甘孜州包虫病区地下水调查与打井供水工程的实施。当年,便在石渠县建成50口探采结合示范井,解决了包括5所学校和6个寺庙在内近8000人的安全饮水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拓展示范工程覆盖面,在2014年筹措资金1.7亿元,启动了甘孜州5个重病县的调查和打井工程,成为近年来病区单项投资最大的一项民生工程。

  喝上干净水的不仅是石渠县的群众,还有近800万位于红层丘陵区的居民。

  四川省11.8万平方公里的红层丘陵区水资源十分匮乏,严重缺水农户涉及17个市105县400万人,还有近2000万人亟待改善饮用水条件。缺水导致干旱山区农民世代贫困,严重制约了当地经济发展。

  为此,地环处在坚持科学调查、合理规划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红层丘陵区地下水资源保证程度评价体系,形成了天然资源保证率、开采资源利用率和储存资源更新率3个理论,为科学合理利用地下水资源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同时,在科学调查评价及规划的指引下,通过小型分散供水和集中改水模式,2004年~2010年,组织协调全省数十家专业地勘单位在完成对相关区域地质环境条件调查的基础上,在全省17市的105个县累计实施红层水井178.8万口,成功解决了近800万人及数千万头牲畜的饮水困难,被广大群众誉为“德政工程”。

  3 完善防灾制度 形成管理体系

  成功避险率创全国之最

  回忆起2014年的甘孜州丹巴县东谷乡“8·9”特大泥石流灾害,东谷乡党委书记徐富智说,从凌晨2时13分至凌晨4时,二卡子沟一共发生了17次泥石流。好几次,泥石流夹杂着石头直接就冲到房子里,好像灾难片。不过,在那场灾害中,651人成功避免因灾伤亡。

  “丹巴的成功避险就是四川地质灾害防治体系建设的胜利。”杨冬生说。

  作为全国地质灾害第一大省,四川在经历了汶川特大地震和芦山强震之后,地质灾害形势更加严峻。

  芦山7.0级强烈地震之后,四川的地质灾害防治在全国率先被提升为“生命工程”。为了将地质灾害防治工作落到实处,地环处坚持推行防灾工作行政首长负责制,探索建立了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专职监测制度。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总结并实践应用了“预防避让、主动避让、提前避让”的防灾原则。坚持从“点上被动防范”到“面上主动预防”的转变,在全国率先启动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工程,解除了11万分散农户的灾害隐患问题。坚持不断完善独具四川特色的系统防灾体系,构建了政府强势介入和领导下的群专结合动态发现机制、扎根基层的群测群防机制、部门协作的及早预警机制、提前撤离的主动预防避让机制、长效治灾的工程治理机制等一整套防灾减灾制度。

  在防灾项目实施过程中,地环处在全国最早形成了一整套完备的省级防灾项目管理体系。创新性地出台了避险场所建设、重点小流域和重点场镇综合治理等项目实施指导意见。在预算定额标准方面,制定了《四川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概(预)算定额》,成为全国首部系统的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专用定额。

  2011年以来,在地环处的主导下,四川省累计实施重大地质灾害治理工程3000处,发挥了重大的防灾减灾作用。2008年以来,全省实现地质灾害成功避险903起,避免了11万人因灾死伤,四川省地质灾害成功避险次数、成功避险人数和成功避险率创下全国之最。

  “从2008年汶川地震以来,一旦出现黄色预警,地环处的同志就会在第一时间奔赴危险地区,对地质灾害治理工程、避险搬迁安置点、群测群防监测点、应急避险场所、应急物资储备仓库、汛期值班值守情况等进行实地重点督查。”蒋俊说。

  如今,在北川,曾经威胁老县城的魏家沟泥石流已经稳定,泥石流拦挡坝成为连接曲山镇与禹里乡等地的重要通道;在清平,文家沟泥石流堆积体被削坡平整成梯田形状;在宝兴冷木沟,8道拦沙坝自下而上地串起整条冷木沟,2.7公里的柏油路顺着沟道依山而建,道路两旁绿树成荫。

  根据《四川省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体系建设方案(2014~2018年)》,2018年前,四川省将对12万户受地质灾害威胁的农户实行避让搬迁;治理重大地质灾害896处,排危除险6071处,实施重点场镇、典型小流域综合治理11处;开展县域地质灾害详查155个县;建立地质灾害专职监测队伍,覆盖全省4.1万多处地质灾害隐患点。

  “胜非为难,持之为难。地质环境工作永远没有休止符。”蒋俊说。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是地环处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一份庄严而崇高的使命。他们将始终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环境处(加挂四川省国土资源厅地质灾害应急管理办公室),共有公务员7名。

  地环处主要工作包括:组织全省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构建和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承担重大突发性地质灾害的应急处置和抢险救灾等急难险重任务,对重大地质灾害隐患进行工程治理,对受威胁群众开展地质灾害防灾避险搬迁安置;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资源,对干旱缺水地区和地方病区开展打井找水,解决旱区和病区群众饮水困难;组织全省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组织开展地质遗迹保护工作,构建世界、国家、省三级地质公园体系,促进旅游产业发展。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