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京津冀三地将推动政务服务区域通办

2023.12.14

  为推动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取得新进展、新突破,日前,《关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决定》正式实施。昨天,北京、天津、河北三地人大常委会召开新闻发布会。记者了解到,京津冀三地将推动政务服务标准统一、资质互认、区域通办。

  在北京与天津合作方面,《决定》明确要唱好京津“双城记”,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与天津先进制造研发优势相结合,共同打造区域发展高地。在北京与河北合作方面,明确要将北京科技创新优势与河北环京地缘优势相结合,建立紧密的分工协作和产业配套格局;加强通州区与“北三县”的创新合作,推动一体化高质量发展。

  在人才培养使用方面,三地将加强高等学校联盟建设,深化职业院校合作;健全职称资格、职业资格区域内互认制度,实行职称评审结果互认,鼓励双向聘任;开展人才和项目合作,协同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和创新团队。而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三地则将协同推进营商环境一体化建设,加快推动政务服务标准统一、资质互认、区域通办,共同建立异地迁移企业跟踪服务机制,解决企业面临的税收优惠、员工子女入学、就医、社会保障等实际问题。

  为了推动雄安新区高质量发展,《决定》明确,京津冀三地将共同支持雄安新区创新发展,推动具有前瞻性的创新试点示范项目、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项目在雄安新区落地,推动创新型、高成长性科技企业向雄安新区转移。记者从市科委了解到,雄安新区中关村科技园正式揭牌运营以来,已有11家中关村集成服务机构集中入驻园区,为企业提供一条龙式的入驻服务;累计开展20余场产业交流活动,对接企业超过2000家;组织中关村协同创新基金等科技金融、知识产权、产业咨询创新资源向雄安聚集,与50余家雄安新区科技企业建立合作。此外,已累计投入近1500万元科研经费,引导社会投入4000万元,聚焦智慧城市、新能源、节能环保、先进制造、现代农业等领域支持了一批本市成熟科技创新成果在雄安转化落地。

  据统计,截至2023年11月,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5620项,同比增长6.6%,成交额653.8亿元,增长77.6%。根据《决定》,三地将在创新资源、人才培养、资金支持、营商环境等方面拿出更多举措,促进创新要素进一步自由流动。(记者 张楠)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