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背后

2018.7.06

  日前,山西省临汾市环保数据造假事件尘埃落定。临汾市环保局原局长和第三方运维有关人员均被刑事处理。这是继陕西省西安市数据造假之后,又一起引发社会各界关注的事件。

banquan25.jpeg

图片来源于网络

  “环境监测活动客观评价生态环境工作成效,已成为政府工作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只要考核就涉及排名,属于敏感事项,容易发生造假等现象。”湖南环境监测中心站站长罗岳平表示,环境监测数据“无辜”,是一种客观存在,关键在于相关部门端正态度,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

  有的监控系统形同虚设

  据相关媒体描述,今年3月下旬某深夜,位于临汾市委办公大楼楼顶的空气监测国控站点,有“黑衣人”闯入,随后空气采样数据发生了变化。而且,这种场景不只一次被该站点的摄像头捕捉。

  2016年年底,我国1436个国控自动监测数据已全部上收至生态环境部,并在其他监测点安装了监控探头。

  如此一来,由以前的“考核谁谁监测”转变为“谁考核谁监测”。即使这样,地方上被曝光的监测数据作假,在数据上动邪念的地方部门依然存在。

  前不久,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调查人员在河南巩义发现,一家碳素厂在排放数据上下了“功夫”。去年,安阳某企业二氧化硫在线监测数据甚至变成了负数。

  “监控探头是各类自动监测站建设内容的一部分,安装的目的就在于监视监测环境,防止偷盗、局地采取不当干预措施等。有了这套系统,远程就能观察监测站点的工作环境,明察秋毫。”罗岳平认为,关于自动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应广泛宣传,要让严密的监控设计使造假者放弃一切幻想。生态环境保护没有捷径可走,必须依靠加大成本投入和采用适用技术,稳定运行好污染治理设施。

  2017年9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环境监测数据改革提高环境监测数据质量的意见》,目的是健全机制,减少行政干预。

  不可忽视的是,有些企业为了逃避监管,也会蓄意干扰监测现场,篡改、伪造监测数据。2016年,福建某企业把自动监测仪的探头放在矿泉水瓶子里,一张“完美”的污染物处理记录表出炉。

  事后,企业相关负责人还振振有词地说,排污费和环保设施对企业来讲是一笔不小的支出,无奈之下才铤而走险。

  “对企业来说,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意味着不用投入成本也可满足环保要求,自然会膨胀投机取巧的心态。”罗岳平表示,要靠靠过程严管、结果严惩形成震慑,让各种责任主体知敬畏,守住道德和职业的底线。

  如何杜绝数据造假行为

  2016年11月,生态环境部印发《“十三五”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方案》(简称《方案》),以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和质量控制,提升环境监测工作的科学化、规范化水平,保障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事实上,近两年我国环境监测的政策加码不断。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等文件对加强环境监测工作、提高监测数据质量提出了明确要求。

  “正义与邪恶的纠缠无处不在,哪个占上风取决于付出的代价。如果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这些恶的行为受到判刑、大额罚款等严厉制裁,那么其存在市场就会被压缩。相反,监管缺失,任由投机取巧的现象横行,最终会泛滥成灾。”罗岳平说。

  随着环保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环保考核机制越来越严格,尤其是环境监测数据与政府管理挂钩,地方部门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

  “要让政府和企业这两类责任主体提高免疫力,支持环境监测工作,不干预环境监测过程,尊重环境监测结果。在这方面没有管理部门或企业的差别,应成为共识。”罗岳平认为,

  罗岳平表示,杜绝环境监测数据造假行为,社会分工是有差别的。但总体看,可类比于猫捉老鼠,猫这个集体包括了政府管理部门、舆论和群众监督等,如果能够及时逮住造假的老鼠,并让它付出血的代价,平时多上街巡查,老鼠自然减少了。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