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谈真空采血管对电解质检测实验

2020.4.27

一、仪器
  电解质分析仪、配套电解质试剂

二、材料
采用统一的真空采血管,分为血浆组(肝素锂抗凝,批号:080815)、血清A组(无添加剂,批号:080709)、血清B组(促凝剂,批号:080815)和血清C组(分离胶,批号:080627)。采用直接电极法检测。

三、实验对象 
  健康体检人群,数量40,随机取样,其中男22名、女18名,年龄18~71岁。

四、样本收集
  清晨抽受检者空腹静脉血采集于4种不同的真空采血管,每管4mL。采血后室温放置15min后3000r/min(离心半径为20cm)离心10min。

五、检测
  检测前进行定标并检测室内质控品,结果在控后,分别在30min、1、2、4h时检测。

六、统计学方法运用
  SPSS11.5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来表示。实验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并进一步采用SNK检验进行多组间均数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七、结果
  4组不同真空采血管电解质检测,血清组中的K 浓度明显高于血浆组(P<0.01),Na 和Cl-浓度也高于血浆组(P<0.05),TCO2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见表1。
  血浆组、血清A组和血清B组中的K 浓度有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的趋势,4h时的K 浓度与30min时的K 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C组中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4组中的TCO2浓度则有随时间延长而降低的趋势,4h时的TCO2浓度与30min时的TCO2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Na 和Cl-浓度随时间的变化不大(P>0.05)。

八、讨论
  普通采血管分离血清慢,不适应急诊检验。而促凝剂、分离胶和肝素锂等不同种类的真空采血管加快了血清或血浆的分离速度,更好的满足了临床的需要,尤其适合急诊检验。但不同的采血管对检测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主要表现为:*,样本类型对电解质的影响。本研究结果显示血浆和血清电解质浓度水平有差别,肝素锂做为抗凝剂对电解质的影响已有报道,肝素锂抗凝采血管组中的K 明显低于各血清组,主要原因是血液在凝固过程中细胞和血小板中K 浓度释放到血清中,从而导致K 浓度的升高;Na 和Cl-浓度也低于各血清组,这可能是由于不同反应体系可产生不同的“基质效应”。
  样本放置时间对电解质的影响。血清A组、B组和血浆组中的K 浓度有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升高的趋势,而血清C组随时间的延长变化不大。可能是由于随时间的延长,红细胞中的K 释放到血清或血浆中,从而导致血清或血浆K 浓度的升高;血清C组中的K 浓度变化不大的原因可能是分离胶在血清和血细胞之间形成了一道屏障,阻止了血细胞中K 向血清中释放。各组中的TCO2浓度都有随时间延长而下降的趋势,可能是由于血清或血浆中的H 和HCO32结合生成CO2释放出来,从而导致血清或血浆中TCO2下降。

九、总结
不同种类的真空采血管都有一定的优、缺点,我们应避免缺点,利用优点。分离胶是一种比较理想的适合急诊和常规采血的真空管,4h之内对K 、Na 、Cl-检测结果几乎没有影响。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