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精彩不断,记NCEC2019学术报告

2019.8.16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9年8月16日,第十届全国化学环境大会在南开大学隆重举行。在精彩的开幕式后,大会迎来了精彩的学术报告环节。分析测试百科网作为合作媒体为您带来大会精彩学术报告。

1.jpg

大会现场

188126_201908162147311.jpg

清华大学 郝吉明院士

  首先由清华大学郝吉明院士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技术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郝吉明介绍到,当前我国的大气污染控制决策思想已经由总排放量控制转变为环境风险防控,因此人们建立了点、线、面的高精度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技术以及包括SNA、SOA在内的区域大气污染传输转化模拟技术。此外,在课题组经历7次ABaCAS国际学术会议后,建立了大气复合污染防治综合决策支持平台。其核心技术包括RSM、从环境目标到减排量反算技术、空气质量达标评估及数据融合系统、健康及生态效益评估系统以及气候变化-大气污染综合评估技术。最后,郝吉明表示,人们仍需进一步深入霾化学多相反应机制以及进一步研究大气复合污染的健康影响。

3.jpg

爱荷华大学 Jerald L. Schnoor教授

  由爱荷华大学Jerald L. Schnoor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Plant Metabolism of Organic Pollutants and the Microbiome”。Schnoor介绍到,植物修复技术起源于上世纪九十年代,主要用于清理地表水和土壤中的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种修复方法经过多年的实际使用,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在修复过程中,课题组也对相关植物进行了改良,使其更加适应所种植的土壤,最终达到更好的修复效果。除了修复水、土壤环境外,植物修复技术也可起到改善生态效果的作用。

4.jpg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David L.Sedlak教授

  由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David L.Sedlak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Safe and Plentiful Drinking Water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Twenty-First Century”。Sedlak表示,随着世界人口逐渐增多,水资源短缺日益明显。为此,人们采用脱盐技术来缓解日益紧张的水资源,同时配合脱碳技术会降低使用成本,利用在线技术将提高效率。随后,Sedlak介绍了缓解水资源紧张的相关城市水处理技术及问题。

5.jpg

浙江大学 朱利中院士

  由浙江大学朱利中院士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土壤有机污染物界面行为调控技术及其应用”。朱利中介绍到,当前我国的土壤防治行动计划主要面向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其难点在于需要准确判断土壤污染形式以及实现“土十条”两阶段的目标。为此,课题组从非线性界面行为及分子机制、有机物环境行为预测模型和界面行为与生物有效性调控3大方面入手,开展了一系列研究。目前,课题组的相关研究成果实现了场地污染的精准识别和高效修复,实现了异位修复土壤的处置和利用,实现了土地资源持续利用。

10.jpg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汪正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汪正研究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便携式高通量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的研制及其环境应用”。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微等离子应用光谱检测具有可在大气压下运行,功率低,体积小等特点。课题组通过先后将氢化物发生、光化学蒸气发生技术作为液体阴极辉光放电的样品引入系统,分别实现了对于Sn(Ⅳ),Ge(Ⅳ),Se(Ⅳ),As(Ⅲ),Pb(Ⅱ)以及Hg(Ⅱ)的高灵敏检测。光源系统以及检测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将各系统集成于一体,能够直接对水体样品中多种金属元素进行快速自动化分析。最终,课题组研制的便携式高通量液体阴极辉光放电光谱仪应用于标准物质以及实际样品检测时,检测结果均证明其具有较高的精确度以及准确度。

11.jpg

厦门大学 王秋泉教授

  由厦门大学王秋泉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光催化还原-原子光谱/质谱元素形态分析方法”。王秋泉表示,元素的环境行为和生物可利用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元素的存在形态,元素形态信息的获取也因此对客观评价元素的环境行为和生物毒性至关重要。随后,王秋泉介绍了课题组基于纳米半导体光催化还原-原子荧光光谱/质谱的元素形态分析方法学研究,并展望面对环境与健康研究不断深入过程中涉及元素形态分析技术与方法的发展趋势。

14.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刘景富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刘景富研究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环境水体中溶解性有机质的非生物卤化研究”。刘景富表示,溶解性有机质(DOM) 是水体中广泛存在的具有复杂组分和性质的非均质有机化合物,由于含有大量苯环、脂环、以及羧基、醇羟基和酚羟基等多种官能团,其易与活性卤物质(RHS)反应生成卤代有机物(OHCs),该过程被认为是环境水体中卤代有机物重要而广谱的非生物生成途径。由于DOM及卤化产物的复杂多样性给OHCs的分析和识别带来了很大挑战,因此课题组采用傅里叶离子回旋共振质谱(FT-ICR MS)对DOMOHCs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DOM在光照、光芬顿体系以及二氧化锰等条件下可发生溴化或者碘化,生成大量的OHCsFT-ICR MS的分析结果表明,二氧化锰(δ-MnO2)的存在促进了I的氧化和OICs的生成,在不同条件下最多检出了563OICs,反应物浓度和pHOICs的生成有显著影响。

15.jpg

上海电力大学 李和兴教授

  由上海电力大学李和兴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多级结构光催化剂制备及其污染控制研究”。 李和兴介绍到,光催化在环境净化、污染物资源化、氢能源生产以及清洁有机合成等领域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其面临提高光捕获和利用、提高活性位功能,抑制光生电子-空穴复合以提高量子效率,减少反应物及产物分子的传质限制,延长催化剂寿命等问题。课题组通过采用多醇醇热技术以及蒸发诱导表面活性剂自组装,制备有序介孔、介孔单晶、核壳、空壳、花球、泡沫、纳米管等结构的 TiO2 以及各类修饰型 TiO2 光催化剂。同时课题组也利用微波辅助自组装技术,制备超长 Cu 纳米线以及 Cu 纳米线或 C 纳米管串联的 TiO2、 MOFs、ZnS 等复合型光催化剂等,大幅提升了光催化剂在实际使用中的催化效率。

6.jpg

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关亚风研究员

  由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关亚风研究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环境监测中吸光度和荧光的明场测量技术”。

7.jpg

清华大学 贺克斌院士

  由清华大学贺克斌院士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大气污染”。

8.jpg

香港浸会大学 蔡宗苇教授

  由香港浸会大学蔡宗苇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New Matrices for MALDI-TOFMS Analysis of Organic Pollutants”。

12.jpg

清华大学 余刚教授

  由清华大学余刚教授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POPs公约》全球生效十五年:回顾与展望”。

13.jpg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郑明辉研究员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郑明辉研究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工业热过程 POPs 生成与控制研究进展”。

9.jpg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 吴永宁研究员

  由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吴永宁研究员带来精彩学术报告,题目是“食品污染物国际食品法典会议进展”。

  敬请关注分析测试百科网为您带来第二天的精彩学术报告……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