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十周年纪念报告会举行

2012.12.17

  12月9日,由中科院、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工程院和中国科协等单位共同主办的“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走过了整整十年的活动历程。当天上午,一场以“中国海洋的可持续发展”为题的报告会在中国科学院学术会堂隆重举行,主讲嘉宾为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中科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北京大学校长周其凤院士主持报告会。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到会致辞。巡讲团各主办单位领导、中国科学院大学研究生、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院校师生代表共300余人现场聆听了报告。

  李静海在致辞中说,十年来,“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先后举办了近千场报告活动,开拓了高级专家服务社会的新渠道和新形式,产生了非常广泛的社会影响,得到了院士专家、各主办单位和社会各界的广泛支持。他指出,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有赖于我国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科学与中国”院士专家巡讲团要服务好这一国家战略目标,在传播科学知识的同时,要更加注重科学理念、科学价值观、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等方面的宣传,加强面向包括管理决策部门在内的全社会的科学引导;要根据受众的特点和需求加强科普工作的针对性,精心设计巡讲报告方案并协助做好每场报告内容的准备,重视活动的传播和扩散,保证社会实效和影响力。

  苏纪兰在报告中强调,海洋是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有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和空间资源。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把发展沿海经济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内容和振兴经济的重大举措。目前中国基本形成了经济高速发展的沿海经济带,成为中国城市化程度高、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区域。苏纪兰认为,人类作为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其生存所需及生活质量的保障皆有赖于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因此,人类要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必须重视对各种生态系统的保护。沿海的开发活动依附于沿海的生态系统,同时又对这些生态系统造成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从1970年代末开始,中国近海环境日趋恶化,生态系统受损,生态承载力持续下降。中国海洋的重大生态环境问题主要体现在:近海富营养化加剧,海洋生态灾害严重;围填海失控,沿海海洋生态服务功能严重受损;渔业开发利用过度,资源种群再生能力下降;陆源入海污染严重,海洋生态环境持续恶化;流域大型水利工程过热,河口生态环境负面效应凸显;海平面和近海水温持续升高,沿海和近海生态环境面临新的威胁等等。

  苏纪兰呼吁,未来10-20年是中国发展的战略机遇期,也是快速实现工业化、城市化和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作为海洋大国,在经济迅速增长、人口快速增加及城市化进程加快而陆地资源日益枯竭的背景下,立足陆海统筹,科学开发海洋资源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是支撑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实现21世纪宏伟蓝图的必由之路。

  周其凤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党的十八大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突出地位,并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这也包括了中国海洋的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这是全党全国人民认真总结发展经验得出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的一项战略任务,为此,我们要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不断地做好“生态文明建设”的舆论宣传工作,科学引导公众在发展经济建设的同时逐步提高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识,为全社会自觉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实际贡献。

  在提问互动环节,苏纪兰就听众感兴趣的海洋生态保护、海流资源利用和围海造地等方面问题进行了交流。

  “科学与中国”十周年纪念活动从今年9月20日开始,历时两个半月,在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吉林、安徽、江苏、浙江、湖北、广东、四川、云南、陕西、甘肃、新疆等地先后举办了近30场报告会,积极宣传了“科学与中国”的科普品牌,得到了各地方的广泛支持和热烈欢迎。12月9日的报告会为“科学与中国”十周年纪念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中科院副院长李静海院士致辞

  

  中科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周其凤院士主持报告会

  

  国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苏纪兰院士作“中国海洋的可持续发展”报告

  

  报告会现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