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脑缺血性疾病的相关介绍

2023.5.19

  1.内科治疗

  (1)超早期治疗对于不可逆性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在超早期(发病3~6小时内),通过溶栓疗法使梗塞血管再通,恢复对缺血组织的供血,可最大程度的恢复缺血组织的活性,使脑梗死区域不再扩大,有利于神经功能的代偿与恢复。但应严格掌握其溶栓的适应证,对于可能并发出血的禁止使用。

  (2)急性期治疗对于已经出现不可逆脑损害后的缺血性卒中,治疗原则主要是保护缺血脑组织,防止进一步缺血,限制梗塞灶扩大,预防可能并发症如脑水肿、脑疝和继发出血。一般处理就是:①保持安静;②保持呼吸道通常;③注意生命体征变化,预防并发症;④加强护理:定期翻身拍背、防止褥疮和肺部感染;⑤注意重症患者的营养、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⑥生命体征稳定后,应早期康复治疗,改善症状。

  (3)慢性期治疗主要是神经康复,加强功能锻炼,提高生活质量。并对脑血管病的病因如心脏疾病、高血压、糖尿病等进行治疗,防止再次发病。同时对于患者出现的精神并发症如抑郁、焦虑等应及时用药控制症状,可配合心理辅导改善症状。

  2.外科治疗

  对于能够可疑栓塞患者在超早期可行介入放射局部血管内溶栓治疗,功能恢复可能性很高,但是必须在超早期,且应严格评估出血风险。对于明确的动脉内膜增厚管腔严重狭窄,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导致管腔严重狭窄(超过50%)可考虑手术,目前主要有动脉内膜剥离、动脉搭桥及动脉支架等,通过手术可显著增加脑血流量,改善缺血症状,但仍需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评估手术风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