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柳叶刀子刊:电休克治疗是否升高痴呆风险?

2018.3.08

  电休克治疗(ECT)可有效治疗心境障碍,而抑郁症是其最重要的适应证。尽管起效快速且疗效确凿,但很多患者在ECT治疗过程中出现了记忆损害的副作用,尤其是采用双侧电极放置及治疗次数较多时。尽管大部分患者的认知损害在治疗后数周即逐渐恢复,但也有患者担心,ECT“会把脑子电坏”,造成永久性的损害,甚至升高日后罹患痴呆的风险。

  患者的担心可以理解:ECT的长期认知效应仍不甚明确。检索2017年9月1日前发表的相关英文文献,仅有两项研究评估了ECT与痴呆风险的相关性,样本量分别只有81和47,且未设对照组。因此,ECT治疗是否升高重性精神障碍患者罹患痴呆的风险,目前尚缺乏具有足够效力的证据。

  研究简介

  为探讨ECT与心境障碍患者继发痴呆风险的相关性,来自丹麦的一组研究者发挥该国完备的患者登记系统的优势,开展了一项全国性队列研究。研究纳入了2005年1月1日至2015年12月31日之间该国因心境障碍(ICD-10, F30.0  -F39.9)首次就诊的全部10岁及以上患者,并获取了这些患者在2016年12月31日前接受ECT治疗的全部信息及罹患痴呆的情况,痴呆基于出院诊断或使用抗痴呆药物加以判定。

  调整混杂因素后,研究者使用Cox回归分析了ECT与不同年龄段(10-49岁、50-69岁、70岁及以上)个体痴呆风险的相关性,并使用倾向得分匹配对相关社会人口学及临床变量进行了调整。研究转归为罹患痴呆(ICD-10 F00.0–F03.9, G30.0–G30.9)。

  该研究3月6日在线发表于《柳叶刀·精神病学》(Lancet Psychiatry,影响因子 11.588)。

  主要结果

  研究共纳入了168 015名患者,其中5 901人(3.5%)接受过至少一次ECT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4.9年(IQR 2.4–7.8),总随访量872 874人·年。10-49岁个体共99 045人,其中111人(0.1%)罹患痴呆;50-69岁个体共35 945人,其中965人(2.7%)罹患痴呆;70-108岁个体共33 025人,其中4128人(12.5%)罹患痴呆。

  5901名接受ECT治疗的个体中,有217人(3.6%)罹患痴呆,相当于发病率为70.4/10 000人·年;未接受ECT治疗的个体中,有4987人(3.1%)罹患痴呆,相当于发病率为59.2/10 000人·年。

图片.png

图1 对于原始样本中的70岁及以上患者而言,使用ECT者的痴呆发病率更低 横轴:年龄;纵轴:痴呆发病率(/10 000人·年) 蓝:接受ECT治疗者;红:未接受ECT治疗者(Osler M, et al. 2018)

  如图1所示,对于50岁以下(调整后HR 1.51, 95% CI 0.67–3.46, p=0.32)及50-69岁个体(1.15, 0.91–1.47, p=0.22)而言,ECT与罹患痴呆的风险无显著相关性。对于70岁及以上个体而言,接受ECT治疗者的痴呆发病率更低(0.68, 95% CI 0.58–0.80; p<0.0001);但在倾向得分匹配样本中,这一趋势则失去统计学意义(0.77, 0.59–1.00; p=0.062)。

  随访期间,共有31 754名研究对象死亡。考虑死亡的竞争风险(死后即无法罹患痴呆)后,ECT同样与痴呆风险无显著相关性。

  进一步分析显示,双侧电极放置似乎与痴呆风险无关,但有关电极放置的信息并不完整。另外,相比于病前认知功能得分较高的患者,得分最低的10%的患者在接受ECT治疗后罹患痴呆的风险更高,提示认知功能储备较低者可能对痴呆更为易感。

  结论

  临床工作中,ECT的潜在认知副作用可能导致很多患者不愿接受ECT治疗,尤其是病友之间常口口相传,或简单地通过搜索引擎获取片面信息;加上ECT的其他“坏名声”,一些患者最终错过了这一可能为其带来显著获益、甚至改变其命运的治疗手段。

  研究者指出,调整潜在混杂因素后,ECT并不显著升高情感障碍患者的痴呆风险。由于年轻患者的痴呆发病率相对较低,其结论仍有待进一步确认;对于老年患者而言,ECT则呈现降低痴呆发病率的趋势。尽管研究也存在部分局限性,比如有关电极放置情况的信息有限,但总体而言已经可以让很多有此方面顾虑的患者感到安心。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