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厦门抽检检测平台 4小时就能知道赤潮是否有毒

2018.3.21

由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承担的“厦门海域赤潮灾害应急监测与预警管理决策平台”(以下简称平台),近日顺利通过验收。

据介绍,该平台自2015年底开始筹建,历经2年多的时间,最终通过验收。那么,平台是如何进行赤潮的检测呢?昨日导报记者采访了项目负责人、海洋三所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张元标。

张元标介绍,目前平台主要通过投放浮标,建立酶联免疫法的有毒赤潮快速检测方法来对赤潮进行监测。“我们投放的浮标上有传感器,主要检测海水的pH值、溶解氧、叶绿素A、气象参数等数值,通过叶绿素和溶解氧之间的变量关系来设置预警模式。”张元标解释,目前平台在同安湾、厦门西海域、九龙江口及胡里山炮台附近海域等四个赤潮常发海域均投放了生化浮标。浮标传感器上的数据每小时会进行一次传输,共享到平台,达到实时监控的目的,一旦数值超过预警值,实验室人员便会及时到当地采样,确定赤潮是否有毒。

而赤潮是否有毒的判断方式,过去是通过“小白鼠试毒”等传统方法,因为个体差异,容易造成判断上的失误,如今平台通过建立酶联免疫法的有毒赤潮快速检测方法,4个小时就能出结果,加上传统方式的再三验证,保证了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此外,实验室还建有数字模型,对水底输运扩散进行检测,“主要看赤潮会影响到哪里、扩散到哪里”。据介绍,通过该平台,可以有效开展赤潮灾害监测和预警,及时监控受赤潮毒素污染的上市海产品,确保海产品质量的同时,也避免赤潮毒素对人体可能造成的危害。

解密

赤潮究竟有没有害?

许多人可能不明白,海水变色意味着什么,又有什么危害。“赤潮”,被喻为“红色幽灵”,是海洋生态系统中的一种异常现象。它是由海藻家族中的赤潮藻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爆发性地增殖造成的。赤潮发生后,除海水变色外,海水的pH值也会升高。

海洋三所海洋化学与环境监测技术实验室副主任张元标向导报记者介绍,赤潮分为有毒和无毒,两种赤潮均可产生危害。其中无毒赤潮生物死亡分解时会消耗大量溶解在水中的氧气,造成海里的鱼虾因缺氧而死亡;有毒赤潮的危害主要是赤潮生物能够分泌麻痹性贝毒(PSP)、下痢性贝毒(DSP)、神经性贝毒(NSP)、失忆性贝毒(ASP)等病毒。它们被贝壳类动物食用后,毒素就留在贝类的内脏组织中,而人类一旦食用了这样的贝类就可能引起中毒,轻则拉肚子重则可能致命。

但张主任也特别提醒,厦门海域没有特别大的海产品养殖,因此遇到小规模的赤潮大可不必恐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