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存在8年回响70年 西南联大精神缘何不朽

2007.10.27

依靠教育家群体,民主办学;名师的教育风范;优秀的学生群体

今年11月1日是西南联大建校70周年纪念日,“西南联大精神”成为公众热议的话题,学者呼吁中国大学教育应向提倡完整人格教育、通识教育,以“刚毅坚卓”为校训的西南联大的“大学精神”学习。
 
1937年,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三所中国一流大学在抗日炮火中同赴国难,在长沙建立西南联大的前身长沙临时大学,定11月1日为校庆日。1938年再迁昆明,合组国立西南联合大学,英才云集,至1946年联大解散。
 
西南联大仅存在8年,但此后70年人们一直津津乐道其辉煌成就和办学精神。曾就读西南联大化学系的南开大学教授申泮文认为,联大的成功至少有三点启示:依靠教育家群体,民主办学;名师的教育风范;优秀的学生群体。
 
联大汇聚了当时最著名的学者,如教育系教授黄钰生、化学系教授杨石先、数学系教授陈省身、历史系教授陈寅恪、雷海宗等,可谓名师如云。雷海宗主讲文理科学生的共同必修课中国通史,上课不带片纸,但对史实娓娓道来,随手板书从无错漏。不仅容纳200人的大教室满员,窗外还站满旁听人员。
 
雷海宗讲中国通史只是西南联大通才教育的一个缩影,通才教育贯穿了联大办学始终。西南联大纪念馆里的选课表显示,文理科学生都要选择文学、历史、科学素养等科目,因此联大的毕业生往往学贯中西、文理兼通。
 
中国科学院院士潘际銮认为,正确的办学理念是西南联大办学成功的必要条件,宽松的学习环境和严格的教学要求也是西南联大办学的一大特点;西南联大实行学分制、弹性学制以及淘汰制,重视基础,强调课程要以基础课为重心,这使得学校里的学习气氛十分浓厚。
 
国难使得联大师生辗转迁徙,迁徙也成了教育,师生们一路解风土民情,湘黔滇旅行团在闻一多、黄子坚等教师带领下,从长沙赴昆明全程3000多公里,其中步行逾1000公里,历时68天。
 
步行结束后,联大教育系学生刘兆吉完成了对西南民歌整理著作《西南采风录》,在乡野中体会中国民间音乐的“原始野蛮力和活力”。这种理论紧密联系实际的学风,也是西南联大的宝贵精神财富。
 
参考湘黔滇旅行团的路线,今年暑假,北大、清华和南开的一些学生参加了探索联大精神的寻踪之旅。南开通讯工程专业学生魏华说,联大人才辈出,令人缅怀,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联大师生的爱国精神和民族复兴信念。
 
当时,联大师生都怀着抗战必胜的信念,闻一多蓄须表示抗战一日不胜利,便永不刮胡子。联大校友腾国涛回忆,联大教授曾说过,联大的物质生活不得了,但联大的精神生活了不得,联大的精神就是爱国。联大先后有四批学生参军抗日,腾国涛是第三批成员。
 
腾国涛记得,联大学生读书非常刻苦,因为教材少,大家上课都勤做笔记,练就了“速记”本领。物质生活条件虽然恶劣,但师生始终保持乐观精神,食堂的大米粥里经常有鼠粪和蟑螂等,被同学们戏称为“八宝饭”。
 
身后是抗战烽火,面前是艰苦环境,西南联大仍培养了大批栋梁,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等。
 
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认为,总结西南联大的精神最终落实到大学自治、学术自由、教授治学、通才教育、学生自治这些方面,只有如此才能找回大学的尊严。
 
在昆明文林街、翠湖等当年联大师生活动频繁的场所,人们还能说出许多联大往事。但随着岁月流转,昆明的联大遗存景观越来越少。拍摄《西南联大启示录》的张曼菱说,在物质形态上联大正在消逝,但是联大体现的中国大学精神,不会因为物质的损毁而消逝,将时刻昭示世人。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