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新能源领域投资需要更多的耐心

2023.1.13

新能源赛道目前整体发展处于早期阶段,投资界认为今年将是新能源行业非常火热的一年。那么,投资人最关注的新能源赛道有哪些?哪些新能源企业或者赛道可能会最快走向成熟呢?

“绿色技术”从概念到落地

凯旋创投2015年前就开始接触“绿色技术”这个概念,当时有幸与不少国外优秀的创业企业开展了交流合作,我们了解到当时已有初创企业涉足新能源领域,包括薄膜太阳能、燃料电池、氢能源等,甚至还有一些初创些企业在尝试早期的民用核能。

新能源这个赛道从“十三五”期间开始加速,自“十四五”规划实施以来,光伏产业、新能源汽车和电池产业在国内外迅速发展,新能源已经成为一个让所有投资机构都关注的热门赛道。

近年来,随着新能源成本不断降低,越来越多的需求和场景被激发出来,其中一些规模已经达到数千亿元的大市场还在保持着每年20%至30%的增长速度,带动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是投资界广泛关注的市场。

以光伏产业为例,凯旋创投的一家被投企业——兴储智能,在偏远无电山区完成了多个新能源储能项目,业务遍及巴基斯坦等亚洲国家,还在积极开展欧洲和美洲的能源项目。如今,兴储智能已经成长为知名的新能源智能微电网解决方案的提供商,是全球名列前茅的离网储能建设和运营单位,也是巴基斯坦第一大新能源独立开发商。

这些年,凯旋创投还关注到一些尚未形成共识的新兴产业方向,比如氢能源产业链。我们经过一段深入研究之后发现,从能源的供给安全、战略独立性、环境友好性及其能量力度上而言,氢能都是毋庸置疑的终极能源选择,但在具体发展路径或者商业化进程速度上业内可能还持有不同意见。

上述情况广泛存在于学术界、产业界以及资本界,主要问题包括技术路线的选择、哪类应用场景更适合、哪些商业模式更先起飞、地域上会从哪里突破……这些问题存在很多不同的回答和思考,如何破局可能更考验企业家以及投资人的策略。

从积累到腾飞有个较长过程

当今世界,还有很多相对较成熟的技术将出现在商业应用端,包括节能环保以及各类变废为宝的“有中国特色的”清洁技术,可以为众多发展中国家提供一些高性价比的解决方案。

从十几年前的工业脱硫脱硝到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再到节能半导体照明等等,我认为这些领域的迅速发展都证明了“绿色技术”在我国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具有广阔的商业发展空间,值得我们深入关注。

所以,在新能源赛道我们会倾向看得较泛一点,不只是单纯看到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同时还要看到相关的行业,比如节能环保领域的应用,更务实地支持一些产品和服务企业创业机会。

这些年持续关注新能源领域让我有一个感触,大家都很看好这个大方向,但新能源的发展从积累到腾飞有一个比较长期的过程。在新能源的供应链体系中,相关从业企业也比较多地从相对传统、相对偏经典制造的商业模式中衍生与进化出来的。

作为投资机构,看人、看市场、看价值创造,这些都是必须的,但还有不少机构是从此前聚焦互联网投资转型过来的,习惯了相对更轻资产、更具规模效应的产业形态,有时候可能会容易缺乏耐心,更多关注企业扩张速度和融资速度,这在新能源领域是比较危险的。

总结下来,虽然新能源产业投资界整体长期看好,但也要格外注意企业发展和行业推进的节奏,这个领域的投资可能需要我们更多的耐心,并且需要我们更加注重产业生态链上下游的协同。

哪些赛道会最快走向成熟?

从整体科技创业来讲,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精耕细作的新阶段,对产业链的深度剖析和技术发展方向的准确把握是企业成功的前提。

从业态来讲,新能源领域每个细分赛道都会涉及很多的硬件、制造、供应链方面问题,对团队的综合资源整合能力和驾驭能力会要求比较高,未来的竞争一定是谁资源整合能力强,谁就有可能成为强者,会成为真正的龙头企业。

一个企业如果定位高远,做好了长期奋斗的准备,像氢能行业的创业企业,目标成为行业领军企业。但近期面对的任务实际上却会集中在像争取标杆订单、申请补贴、缩短应收款的账期等具体任务上,这就需要在抓住发展机会的前提下稳健的生存下去。

随着氢能源的政策逐步落地,在这样大的政策背景下,各地方的落地和补贴政策都会比较具体,比如示范城市群,可能在每年都有规划要购买的氢能源车辆数量和补贴车辆的数量。

那么,谁能更好拿到订单,拿到补贴,谁就能比对手多一些竞争力。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家明显在各种资源的整合能力、商业运作能力等方面会超过之前互联网领域的企业家。

另外,有一些中短期的商业机会也值得关注, 比如虚拟电厂就很有意思。国家现在对商用电价市场化进程逐步加速,灵活的定价机制和激励机制会越来越丰富。这里面的商业价值机会可能在未来两三年就会显现出来。在未来三五年,也有很多从增量中与客户、与上下游、与产业链分利润的一些商业机会。

当然,企业要持续保持竞争优势并不容易。长期而言,我们还是认为团队核心技术的护城河是最可持续的,可以形成技术壁垒,形成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但同时,又要在充分发挥出技术优势之前要保证活着,有把技术转化成商业价值的能力。产品为先,技术为王,离钱近一点,再近一点。

总结一下,从宏观赛道上看,从纯粹的可再生能源或者清洁能源,到绿色技术,都大有可为。从微观来看,创业团队的综合实力,除了技术能力、融资能力外,尤其是产业链资源整合能力以及商业化的能力,要求比其他行业会更高一些。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