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诺贝尔医学奖向中国人招手? 屠呦呦获“拉斯克奖”

2011.9.15
banquan8.jpeg
  屠呦呦

  女,生于1930年12月,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青蒿素研究开发中心主任,突出贡献是创制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

  ● 这个国际生物医学大奖被视为诺贝尔奖“风向标”

  ● 获奖原因为“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青蒿素”

  ● 广州中医药大学李国桥教授也曾参与该项目的研究

  昨天,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公布消息,2011年国际生物医学大奖“拉斯克奖”日前揭晓, 81岁高龄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了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青蒿素――一种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数百万人的生命”。中国生物医学界获得的世界级最高大奖,使屠呦呦这个特别的名字,成为大家瞩目的焦点。据中药研究所工作人员透露,目前屠呦呦已前往美国领奖。

  迄今为止,共有超过300人次获得拉斯克奖,而其中有80位在随后的几年中获得了诺贝尔奖,所以该奖项也被视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中国人第一次获得如此重量级的奖项,注定将会载入我国科技史册。近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院长饶毅预言性地公开指出,非院士的屠呦呦和另外一位中医科学家值得获得诺贝尔奖。

  据介绍,屠呦呦出生于1930年,1951年至1955年就读于北京医学院(现北京大学医学部)。她仅有大学本科学位,已有的资料对她的介绍也很简单。1967年5月23日我国启动了抗疟新药研发,遍布全国60多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组成了抗疟新药研发大军,她与其他几位中医研究院的研究人员一道被召集加入“523任务”。正是在大型研究抗疟疾药物的“523任务”中,屠呦呦提出用乙醚提取青蒿素,成为发现青蒿素的代表性人物。

  受葛洪青蒿治疟疾启发

  饶毅表示,关于青蒿素的发现过程还有一定争议,主要的一个问题是,屠呦呦是否可以作为其代表人物?饶毅认为,是屠呦呦提出了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这一点至今被认为是当时发现青蒿粗提物有效性的关键所在。

  青蒿素是从中药黄花蒿中提取的一种抗疟成分,具有抗白血病和免疫调节功能。屠呦呦说,青蒿抗疟疾的问题,实际上晋代葛洪在其《肘后备急方》中就有关于疟疾的治疗方药,其中记载“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古人用的是青蒿鲜汁,也正是受此启发,她采用了乙醚来制取青蒿。青蒿素的确切疗效,也是中药在国际上获得承认的一个重要标志。

  因为种种原因,我国没有获得青蒿素的知识产权。

banquan8.jpeg banquan8.jpeg banquan8.jpeg
banquan8.jpeg banquan8.jpeg banquan8.jpeg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