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高校异地校区,没了!这些省市,慌了!

2021.8.18

  近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逐步清理规范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等多项要求。

  《意见》指出,不鼓励、不支持高校跨省开展异地办学,特别是严控部委所属高校、中西部高校在东部地区跨省开展异地办学,原则上不审批设立跨省异地校区。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由省级人民政府统筹,纳入本省高校设置规划,严控数量、严把条件,按照隶属关系履行审批程序。对于现存的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

  《意见》支持少量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区域特别是中西部地区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此前,教育部要求从“十二五”开始,公办高职(高专)不允许升格为本科院校。此外,《意见》还提出,有条件的地区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避免贪大求全、盲目扩张,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

  根据《教育部关于“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发展规划司关于开展“十四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吉林省、河北省等省份,相继下发了关于编制高等学校设置“十四五”规划的通知。

吉林省

  从严控制异地办学,新申报设置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对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严控数量、严把条件。对现存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的原则逐步清理规范。

  支持2006年及以前审批设立,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每个类型不超过1所。严格把握“学院”更名“大学”的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原则上特色学校不变为综合学校。

  合理调控增量,注重优化存量。有条件的市(州)或社会力量,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积极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

  独立学院转设是高等学校设置工作的重要任务,对于未完成转设任务的独立学院,不受数量限制,优先纳入规划。 

河北省

  从严控制异地办学,新申报设置事项的学校,须不存在跨省异地校区。对确需设立省内异地校区的,严控数量、严把条件。对现存高校异地校区,本着平稳有序原则逐步清理规范。

  支持2006年及以前审批设立,办学历史悠久、质量优质、效益明显、地方发展急需的师范、医学、公安类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原则上每个类型不超过1所。严格“学院”更名“大学”条件,从严控制同层次更名。原则上职业教育学校不转为普通教育学校,特色学校不变为综合学校,中等职业学校不升为高等职业学校。

  探索以捐资、设立基金会等方式举办普通本科高校。合理控制增量,优化调整存量。对于有条件的市或举办方,可通过新建、分立、资源整合等方式,设置质量高、特色强、规模适度的普通本科高校。

  继续推动独立学院转设。对于省内未完成转设任务的独立学院,不受数量限制,应全部纳入规划,并按照已明确的转设路径,平稳有序、好中快进地推动转设工作。

他们,怎么办?

  教育部与各省通知一出,就引起网友们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深圳、苏州怎么办”“河南怎么办”。

  近年来,不少东北、中西部一流高校,东进沿海、南下深圳。大多数异地校区已落地生根瓜熟蒂落。

  据《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扩张模式与区域走向研究 ——基于区域经济发展的视角》一文统计,深圳、苏州、青岛是拥有最多高校异地机构的城市。拥有所设机构数量排名前十的城市,大多是在东部经济发展较快但高教资源又相对稀缺的城市。近年来,他们在经济和政策的双重支持下,快速聚集了丰富的高等教育资源。

  如今,教育部发文,异地办学政策再次收紧。今后教育部原则上将不再支持国内高校跨省设立异地校区,这可能意味着,对深圳、苏州、青岛等此前致力于引进省外高校的城市来说,要在现有(已引进)资源的基础上“自力更生”了。南方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研究教授韩蔚曾表示,下一步深圳可能将按照新的政策导向,继续对近年来几所自建新办高校给予支持。在粤港澳湾区协同发展的环境中,区域内城市新建大学存在一定的空间。

  关于深圳未来高等教育的发展,教育部也曾给出方向:

  “近年来,教育部积极支持深圳加快教育对外开放,探索合作办学等教育模式,做好政策指导和相关许可工作。

  当前,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教育部正在围绕粤港澳大湾区等国家改革开放重点战略区域,制定相关教育发展规划,研制加快和扩大教育开放的支持政策,推动形成高水平、开放性、国际化高等教育资源集聚高地。教育部也鼓励和支持深圳引进更多世界一流高校来华开展合作办学。”

  除了上述引进异地校区的“大赢家”之外,教育部的发文,让河南、河北等省份也备受关注。这代表,本身高等教育资源贫乏的省份,计划引进优质高校的希望可能落空。

  2020年9月,教育部在答复“关于支持河南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建议”中明确表示:

  “从我国历史上产生的异地校区办学情况来看,由于异地办校会稀释高校原有优质教育资源品牌,导致学校规范管理呈现效应递减,难以形成与本校一体化的校园育人氛围等,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基本建设管理的通知》中也进一步明确规定,审慎决策建设新校区,原则上不支持、不鼓励跨城市跨省建设新校区,故教育部暂不支持关于引导京沪等部属优质高校在河南设立分校、研究生院、特色学院等实体机构,建议河南创新体制机制,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方面加强与国内外高水平大学的合作,提升区域内高校办学总体实力。”

  今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也指出,鼓励国外著名高校在中部地区开展合作办学。

  过去,异地校区曾使中国高等教育的区域布局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未来,异地校区将如何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验证。但值得强调的是,办大学最关键的是管理体制,而不是地点。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