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治疗老年人急进性肾炎的相关介绍

2023.2.20

  尽管急进性肾炎预后较差,但亦并非完全没有缓解恢复的可能,治疗越早,肾功能恢复的可能性越大。尽早进行肾活检,以便及早诊断,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挽救患者的肾功能。治疗开始时的血清肌酐水平是临床最好的预测,治疗结果的指标,即肌酐水平越低,治疗效果好的机会越多。

  急进性肾炎既有急性肾炎综合征,又有急性尿毒症综合征,治疗原则基本相同。

  1.急性期治疗

  本阶段的关键在于尽早诊断、充分治疗、及时给予针对免疫反应及炎症过程的强化抑制措施。

  (1)皮质激素与免疫抑制药物类固醇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为常规治疗。可予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冲击治疗,对于免疫复合物型(Ⅱ型)及第Ⅲ型(小血管炎)疗效较好,对于Ⅰ型效果不明显。

  (2)血浆置换疗法应用此疗法时常需伴用类固醇激素及细胞毒药物,以防止免疫、炎症过程“反跳”,常用剂量为泼尼松(强的松)。目前资料表明血浆置换疗法对于本病Ⅰ型有较好疗效,特别是在疾病早期未发展成为少尿性肾功能衰竭。血肌酐<530μmol/L(6mg/dl)之前开治疗,则大部分患者可获好转,而且循环中抗体于1~2周内消失,抗体阴转后继续用泼尼松(强的松)治疗数月后,撤下本疗法虽对Ⅱ型亦有肯定疗效,但因应用甲泼尼龙(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更为方便、安全、价廉,故已不采用血浆置换。

  (3)四联疗法(又称鸡尾酒疗法)皮质激素、细胞毒药物、抗凝与抑制血小板聚集药物联合使用。

  2.复发与加重的治疗

  本病中Ⅰ型及Ⅲ型均有临床缓解后病情又复发的可能性,可于数月至数年内复发,再用上述治疗可获再次缓解。治疗过程中病情加重常与感染有关,应积极控制感染。

  3.慢性期治疗

  必需认识到本病活动性病变控制后,并不能阻止病变向慢性化(肾小球硬化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发展。对于本病慢性期的判断不能依靠病程,因为有的患者在数周内病情就发展至终末期;也不取决于临床是否出现少尿及肾衰,因为临床表现与病理改变并不一致。因此,是否是进入病程慢性期,取决于病理改变中慢性变化是否占优势。

  (1)停止上述免疫炎症抑制治疗对于慢性期患者长期大量应用免疫炎症抑制药物,其副作用是同样严重的,但Ⅲ型在有部分慢性病变时仍可试用强化治疗,有可能取得一定效果。此时一般应改为针对降低肾小球滤过压、保护残余肾功能的慢性期治疗。

  (2)血液透析急性期血肌酐应尽早开始血液透析治疗,为上述免疫炎症抑制治疗“保驾”,如肾小球滤过功能不能恢复者则必将长期依赖于透析治疗。

  (3)肾移植移植后再复发是本病(特别是Ⅰ型)中应注意的问题,Ⅰ型中移植后复发率达10%~30%。因此,应在病情稳定后半年再进行肾移植。于Ⅰ型患者应监测血清抗GBM抗体滴度,当抗体滴度降至正常后再继续用药数月,可使复发率减低至10%以下。同样对Ⅲ型亦应监测血ANCA水平以决定停药移植的时机。

  新疗法主张IL-1受体拮抗剂及Ⅰ型TNF-α受体,可溶性二聚体P55链能抑制新月体形成。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