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江桂斌:色谱质谱技术在纳米银细颗粒分析中的应用

2016.5.08

——2016ICMSB、第十届全国MicroTAS、第五届全国MSB学术会议大会报告

  分析测试百科网讯 2016年5月7日,2016国际微流控芯片与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ICMSB)(兰州)、第十届全国微全分析系统学术会议 (MicroTAS)、第五届全国微纳尺度生物分离分析学术会议(MSB)在兰州大学开幕5月7日上午的大会报告中,南京大学陈洪渊院士、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张玉奎院士、西北工业大学Pavel Neuzil教授、法国巴黎高等师范学院陈勇教授纷纷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回顾了微纳流控三十年的发展,探讨了微流控技术的新发展。

  7日晚间,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江桂斌院士为我们带来了题目是《色谱质谱技术在纳米银细颗粒分析中的应用》的精彩报告。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江桂斌院士

  江桂斌院士从分析方法、在环境中的影响、同位素分馏三个方面进行了介绍。江桂斌说:“分析化学最重要的方面就是落实到应用,因此,将纳米技术真正用于日常应用、科学研究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江桂斌选用的研究对象最多的是纳米银,这是因为现在生产使用的纳米材料中,纳米银是最多的,真正进入到生活和环境当中,而其他的材料用的相对较少。使用的分析方法如CE-ICP-MS、流场流分级等。

  环境中的纳米银可能是由于人类活动出现的,也可能是自然过程中形成的。研究中发现,纳米颗粒也许可以通过食物链富集。在纳米银的环境与健康风险方面,对大鼠、鱼类等进行实验研究。

  而银同位素的高精度测定方法的建立,要得益于MC-ICP-MS(多接收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的出现。通过机理推导发现,人工纳米银与天然纳米银的稳定同位素分馏效应的差异来自于其保护层的化学活性的差异,有可能通过同位素分馏来识别环境中纳米材料的来源。

  江桂斌还介绍了基于Si同位素的一些研究发现:大气颗粒中Si的同位素信息,在满足同位素溯源的前提条件下,各个潜在污染源具有显著不同的Si同位素组成;PM2.5中Si同位素具有显著地季节变化规律,表征了不同的季节来源不同。

  江桂斌透露,未来的工作将主要关注纳米银的复合毒性和纳米银对环境污染和人类安全的风险评估,以期望将纳米技术真正用到生活当中,得到更好的发展。

  相关报道:

  2016微流控微尺度分析会议在兰州召开

  2016微流控微尺度分析会议大会报告 探讨微流控技术发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