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食品元素分析标准你用对了没?

2018.3.22

        为了维持自身正常的生命活动,人体需要从食物中不断补充所需要的元素,其中钾(K)、钠(Na)、硫(S)、磷(P)、铁(Fe)、锌(Zn)、钼(Mo)等是人体的必需元素。必需元素摄入过量或不足,以及各元素水平不平衡,都会不同程度地引起人体生理的异常或疾病的发生。除必需元素外,砷(As)、汞(Hg)、镉(Cd)、铅(Pb)等有害元素也会通过食物的摄入而危害人体健康。

       因此,食品中元素的监测工作对于保障食品安全至关重要,而元素分析方法标准是各级检测机构和实验室开展工作的基础。特别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的强制性方法标准,更是执行《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的技术依据。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的状态是“九龙治水、多头管理”,各行业部门在制定国家和行业标准时往往按照行业需求和习惯,既有交叉重复,也有指标冲突,甚至涉及部分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技术方法。2012年,卫生部发布《食品标准清理工作方案》(卫办监督函〔2012〕913号),经过几年的清理整顿,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在整个标准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得以确立和巩固。但是,目前与食品相关的元素分析方法标准依然多达94项,部分标准尚未及时废止或修订,标准之间交叉、重复甚至矛盾的问题依然存在。当前是食品安全“十三五”规划实施的关键时期,为配合《食品安全法》(2015年修订)和即将颁布实施的《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修订),急需对各类食品标准进行彻底清理,才能做到有标可依、依而不乱。因此,在食品安全监管重要内容的元素分析领域,对现有的国家和行业标准体系进行全面的整理和分析提出清理整顿的意见和建议势在必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质量标准与检测技术研究所刘霁欣、毛雪飞课题组对我国有关食品元素分析方法的国家和行业标准进行了梳理,对标准体系的发布类型、技术归口、时效性、技术性指标等情况进行了分析,剖析了标准体系中存在的多头管理、构架不合理、交叉重复等问题,以及时效性、技术性、实用性等方面的不足,并为我国食品元素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的进一步清理整顿提出了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食品元素分析方法标准体系的统一提供参考。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