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赵冰教授:光谱的发展很不易,需要坚持和执着

2008.10.27

——纪念我国光谱事业30年,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专家采访报道系列

 

      在这个丰收的金秋季节,我国的光谱学界也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收获――第十五届全国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在京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的规模、参会人数以及期刊论文数堪称历届会议之最。在会议召开的间隙时间里,会务组、分析测试百科网、中国光谱网组成了宣传报道小组,并有幸采访了一系列光谱学学术届的专家、教授和研究员,整理出来的这些访谈稿,希望尽可能忠实地记录和纪念我国光谱事业的30年,并展现会议的盛况。

 


赵冰教授:光谱的发展很不易,需要坚持和执着

记者:请谈谈您的研究方向,尤其是近年来比较关注什么方向?

赵冰教授:我个人近几年关注的是表面增强拉曼光谱,这个方向应该是未来几年分子光谱学发展的方向之一。它有很高的检测灵敏度,检测极限可以到单分子的检测;另外随着这几年纳米科学的发展,它的检测稳定性、重现性、灵敏度大大提高,逐渐满足分析科学一些基本要求。而现在还有一些科学上和技术上的问题有待突破,因此给了科研人员继续研究的空间。

赵冰教授

 

记者:您能否预测一下光谱未来的应用方向?

赵冰教授:光谱的应用会越来越重要。因为光谱的应用特点是不需要破坏样品,几乎不需要前处理,检测速度快,适合现场、原位、在线检测。所以,未来在国家安全,微量检测,食品中痕量成分,工业控制领域都有可能解决一些问题,这些都是未来光谱学的解决方向。

 

记者:您从事光谱研究有多少年?在您的研究经历里能不能谈谈您比较难忘的一些经历?

赵冰教授:如果从学生时代算起,应该有20多年了。这么多年,我觉得最难忘的还是各位前辈的引导。在中国的众多学科里,分子光谱发展到现在是很不容易的。单纯作分子光谱的研究者拿科研经费、项目是很不易的,分子光谱会能开30年,每次会来这么多人,实际上和核心的这些人一直热心地做这个事业是很有关系的,他们办这个会不是为个人,还要自己付出大量的时间,甚至要贴上自己的经费。办会的人不是为了图利益,开会的人不是为了去玩。这次会在北京开前,有些人担心很多人都来过北京,会不会到会的人少?而事实证明,在北京开会,来的人最多,证明大家不是为了去玩。

 

记者:那您能谈谈是什么使这次光谱会成功呢?

赵冰教授:这个会议吸引人,是因为有很多科研人员来。北京是我国科研人员最集中的地方,这个会议能够就近请一些学术水平很高的人,他们每个人都会带动一批研究人员来。所以这个好处大大抵消了“北京没什么好玩儿的”这种负的效应。

 

记者:您对今后我国的光谱界的工作者有什么寄语?

赵冰教授:现在的学生比我们那时聪明得多、基础和条件也好得多,比如他们的计算机水平、外语水平都比我们当时要好得多。年轻人只要认准了一个方向去努力,一般坚持几年就会出成绩。而现在的年轻人比老先生不足的是,在他们碰到困难时,由于可选择的其它路比较多,他们有些就无法坚持去克服困难,而转到其它方向了。(记者插话:在公司里也是这样,员工的“跳槽”现象比较普遍。)虽然现在社会发展的确是这样,可供选择的机会很多;但是对一件事情的深入很重要,在碰到困难时,坚持一下,克服困难,就会有一片新的天地。


 

附:

赵冰,教授、博士生导师,1964年出生于吉林省长春市,1984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化学系,1992年在吉林大学理论化学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留校任教至今。1998年评为教授,2001年晋升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于1996、1999、2001年赴日、美进行合作研究工作。多年来致力于物理化学和分子组装体的谱学理论与技术研究,
2004年以来主持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项目8项,参加国家、部省级科研课题项目4项。申请国家发明ZL6项,授权1项。以第一作者或责任作者发表论文SCI论文100余篇,被他引超过500次。多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邀请报告。

在学术上以获得分子层次信号为目标,研究分子水平上的超灵敏检测方法与原理。把SERS基底范围扩展到半导体纳米材料领域,大大地拓宽了基底材料的范围;采用多层组装的方法制备SERS基底,可以有效的控制基底上纳米材料的尺寸、分布等重要因素,得到了具有分子层次检测能力的SERS基底。利用组装技术制备图案化的SERS基底,大大提高了SERS检测的灵敏度、稳定性和重复性;把纳米粒子探针标记技术与表面超灵敏检测有机结合,开展了对蛋白质、抗原/抗体、有害污染物等进行痕量、专一、现场检测。

 

专题:第十五届分子光谱学学术会议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