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分析

2018.8.08

  下肢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大血管病变之一, 以动脉病变为主, 动脉粥样硬化是其主要的病理改变, 轻症患者表现为肢体疼痛、麻木、感觉异常, 重者可发生间歇性跛行及下肢缺血性坏疽, 其中后者是引起下肢截肢的重要原因[1]。本文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234例糖尿病患者进行下肢动脉检查结果分析, 并与152例非糖尿病患者下肢动脉检查结果对比, 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现总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8月~2012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234例, 其中男132例, 女102例;年龄37~84 岁, 平均年龄60.5岁;病程1~25年, 平均病程13.5年。以同期检查的非糖尿病患者152例为对照组, 男87例, 女65例;年龄41~82 岁, 平均年龄61.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对象标准 234例糖尿病患者均根据1999年WHO与国际糖尿病联盟(IDF)正式承认并公布的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对照组152例均为非糖尿病患者。 
  1. 3 仪器与方法 采用飞利浦非凡及西门子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 探头频率7.5~10 MHz, 暴露下肢, 从股总动脉开始向下检测、股深动脉、股浅动脉、动脉, 胫前动脉、胫后动脉及足背动脉, 两侧同时进行检查。 测量大血管的内中膜厚度(IMT)(IMT≤1.0 mm为正常值)[2], 横切测量管腔内径, 观察斑块发生的情况 ;彩色多普勒观察管腔内血流充盈情况;频谱多普勒检查获取有关的血流参数, 包括频谱形态、峰值速度、阻力指数等。 
  1. 4 评定标准 正常:血管壁内壁光滑连续性好, IMT≤1.0 mm, 彩超示各血管管腔内充满层流、多普勒频谱呈正常的三相波;病变:血管内膜增厚、欠光滑或不光滑, IMT>1.0 mm, 血管内壁可见斑块、管腔狭窄、或闭塞。以《血管超声检查指南》 (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分会编写)中下肢动脉狭窄和闭塞的诊断标准判定。 
  1. 5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以P<0.05差异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下肢血管的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糖尿病组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213例(91.0%), ≥50%管腔狭窄115例(49.0%), 血管闭塞31例(13.2%), 血栓形成4例(1.7%), 对照组内膜增厚及斑块形成 51例(33.5%), ≥50%管腔狭窄9例(5.9%), 血管闭塞3例(1.9%), 血栓形成0例, 见表1。 
  2. 2 两组动脉粥样硬化改变特点 两组下肢动脉病变均为双侧性, 足背动脉最易受累, 胫后动脉、动脉次之;非糖尿病组患者出现管内较广泛粥样硬化斑块明显少于糖尿病组, 多表现为大血管分叉处单发或局限性斑块改变。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与人口老龄化的加速, 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高, 早期发现和预防、正确处理外周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治疗的目的之一, 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诊断临床上有多种方法, 包括现在用于临床的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多层螺旋CT下肢动脉造影、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等检测方法, 这些方法检测结果各有优点及不足, 如DSA不能评价管壁、难以反映动脉内偏心斑块所致狭窄程度、MRA价格较昂贵、CT放射线较多等。 另外彩色多普勒则直观的显示了血流通过狭窄处血流变细, 呈花彩血流, 流速增快等改变;频谱多普勒显示增宽充填, 失去正常三相波形态;管腔闭塞时无血流显示, 不能探及多普勒频谱, 这是其他检查所没有的。本文结果显示了糖尿病组下肢动脉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率和狭窄、闭塞的发生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的患者(P<0.05), 病变多早期出现在下肢远端动脉足背动脉, 这也可能是糖尿病足出现的原因之一。作者通过本组总结表明,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具有检出率高、结果灵敏准确、检测安全、操作简单、重复性好等特点, 能同时得到受检者血管解剖与血流动力学方面的情况, 很适于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及血管病变的评估, 在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定性、定位诊断上是其他检测方法无法取代的[3, 4], 已经成为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诊断的首选检查方法。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