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以菌斑控制为导向的牙周治疗联合引导性组织再生术...-3

2022.1.12

 

1.7治疗结果

 

经过上述治疗,患者基础治疗后2年复查,口内照片如图4所示。全口牙龈炎症明显减轻:BOP(+)为12.5%,PD1~3mm,无5mm以上深袋,AL1~4mm(均值(2.70±1.42)mm),牙齿松动度明显减轻,如图5所示。牙列整体预后良好,患者自我菌斑控制较好,咬合关系有所改善,风险因素减少,评估为低风险。治疗前后患者牙周临床参数改变如表2所示。

 1603843577710200.png

图4基础治疗后2年口内照。A:正面照;B:上颌照;C:右侧照;D:左侧照;E:下颌照左侧照

 1603843595945442.png

图5基础治疗后2年Florida检查

 

表2治疗前后牙周临床参数变化

 1603843614383664.png

2.讨论

 

菌斑控制十分重要。菌斑被认为是牙周炎最主要的致病因素,其致病模式不是单一细菌,而是多种细菌协同作用,破坏牙周生态系平衡,影响牙周组织稳态。关键细菌如牙龈卟啉单胞菌,可协同链球菌或福赛坦氏菌,释放炎症介质如IL-1β、IL-6、TNF等,促进牙周炎相关胶原酶活性,增强牙周组织的破坏。因此控制菌斑可减少特定牙周致病菌的含量,降低牙周组织的破坏,是牙周炎治疗的核心内容。

 

传统的洁治、刮治也要求去除菌斑、牙石,但由于牙石在临床上更加明显,导致部分医生过度关注牙石,对于菌斑这一牙周炎的始动因子重视不够,采用以菌斑为导向的牙周治疗,通过菌斑显示的方法,结合喷砂去除龈上龈下菌斑,同时能够延缓菌斑的再沉积。病例患者初诊时Florida检查示72%位点附着菌斑,未掌握正确的口腔卫生措施。经过反复口腔卫生宣教及GBT,患者末次复诊时菌斑控制较好。

 

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均表示对口腔状况十分满意,评估其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分数较高,20年长期随访疗效较好。目前发现牙周炎的发生发展存在几个可能的危险因素,包括年龄、性别、菌斑、牙石、牙齿解剖结构、咬合创伤、全身系统性疾病等,治疗时需尽可能减少局部、全身促进因素对牙周炎进展的影响。

 

本病例治疗时参考牙周风险评估,患者初诊时BOP(+)为56.25%,38个位点PD≥5mm,而PD≥5mm的位点数可认为是疾病进展的重要预后因素,本患者初诊评估为高风险,治疗后末次复诊不存在PD≥5mm的位点,评估为低风险。同时患者就诊时11、21、32~42存在咬合创伤,咬合创伤可加重牙周组织炎症,同时牙槽骨的吸收、牙齿松动也会影响咬合力,进而加重咬合创伤,故咬合创伤与牙周炎之间相互影响,需要在牙周炎症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少量、多次、精细的咬合调整治疗,减少咬合对牙周组织的损害。

 

本病例患者存在深覆牙合、深覆盖、上下中线不齐、下前牙牙列拥挤等错牙合畸形问题,造成不利于菌斑控制的环境,但经过治疗后炎症得到基本控制,多次口腔卫生宣教后患者自我菌斑控制良好。牙周治疗需要始终强调菌斑控制的理念,在炎症控制的情况下通过修复、正畸等多学科治疗,加上患者良好的自我口腔维护及定期复查,可维持整个牙周系统的健康与稳定。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