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到现在还没阳的人,除了天选之人,还有什么原因?

2023.1.09

  新冠疫情在全球爆发,已有3年多的时间了。

  放眼过去,在现代文明较为发达的今天,一种病毒可以如此“横行霸道”这么长时间,也算是极其罕见的。

  新冠病毒,对全球的很多人来讲,在亲眼看到它带来的破坏力之后,如果再提及它“又出现了新变种”时,总有一份担忧和敬畏。

  而在这份担忧的背后,相信呢很多人的脑海里,曾经或多或少会冒出这样一种设想:

  这个新冠病毒,到底还要持续多久?

  大家只知道它能通过不断变异和降低毒力,来提高自身的逃逸和传播能力,以至于人们刚研究出疫苗抗体后,它的新变种又产生了。

  就目前的大形势来讲,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至今还没有找到一种能绝对控制它的办法,大家外出依旧需要做好个人的基本防护,比如戴好口罩,常洗手。

  有时候看到关于新冠疫情的报道之后,一时间我也会天马行空般地思考一个问题:

  在这个疫情爆发的三年里,到底有没有人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呢?

  相信跟我有同样疑问的,肯定不止我一个,国外疫情防控放开得早,也更具备实际的借鉴意义。

  翻阅国外对新冠的研究发现:没有被感染过新冠的“天选之人”确实存在,而且不止一两个。

  问题来了,为何有些人可以从未感染过新冠病毒,到底是有三头六臂,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banquan9.jpeg

  对于这个话题,早在2021年就有相关的专家在研究这方面的话题:

  研究人员向世界各地招募能够避免感染的志愿者,通过对他们身体的监测研究,来找到对抗病毒的弱点,未来能对感染患者进行更好地治疗和预防。

  当然有一个事实摆在眼前,能逃过新冠感染的幸运儿,是极其罕见的群体,只占人口总数的一小部分,大部分人都逃脱不了被感染的命运。

  2021年冬天的时候,美国日均感染数据80万人次,达到了历史水平的最高记录,然而记录永远在被刷新,具有高传染性的奥密克戎新变异体,在2022年1月3日很快又到达了感染人数103万。

  再譬如,最新的新变异XBB更是来势汹涌,截止2022年12月31日,短短一周时间,美国的感染数据就从21.7%跨越到了40.5%,成为美国目前流行的超级毒株。

  英国国家统计局在2022年曾出过一份报告,报告指出英国全国只有约1/10的人口从未确诊过,对于这部分未感染的人群,专家推测很可能跟基因的遗传变异有关,从而能够很好地避免被感染。

  美国纽约洛克菲斐勒大学临床微生物学家也公布了相关的研究报告,通过实验的数据对比:

  发现这部分未感染的人群,病毒在进入鼻腔,喉咙,以及肺部的时候,体内能和病毒结合的受体较少。

  换句话说,病毒了找不到依附的目标,就难以入侵。

  对于部分人群,微生物学家提出了两种猜想:

  第一种可能,有部分人本身接触过类似的病毒环境,所以体内很早就产生了抗体,病毒难以进入;

  第二种可能,有部分人体先天就有相关的遗传基因,它们能够对抗这个新冠病毒,并且轻而易举。

  全球疫情大爆发的三年来,国外确实存在那么一些特殊人群,从来没有感染过这个新冠病毒。

  其实,专家还给出了最后一种可能,有一部分人的防御意识特别好,比如说戴口罩、接种疫苗和保持社交距离等,防护措施做得相当到位,一定程度上确实可以显著减少被感染的几率。

  就像我们公司同一科室有位女同事,早在两周前她儿子就已经感染了奥密克戎病毒,而且那时科室里的人也相继一一都被感染。

  但因为家里的隔离措施做得好,她在公司全程戴着N95口罩,不去公司吃午餐,自己带午饭来公司吃,直到半个月后才最终被感染。

  这样也能得到一个结论,如果能做好必要的防护措施,确实可以降低或减缓被感染的几率。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这样的真理对人体的基因一样适用

  不同的基因会带来了人体免疫上的差异,从而让个体的免疫系统,既有差别又有侧重。

  牛津大学科学家也对一部分的“天选之人”进行了类似的研究,发现这些人群之所以没有被感染,完全依靠体内产生了HLA-DQB1*6的强大基因,不止如此体内还存在更多的抗体。

  这些抗体对病毒的入侵极为敏感和活跃,它们可以在第一时间在器官表面形成特殊的免疫屏障;

  同时还能十分精确地识别和攻击新冠病毒的蛋白质,从而让病毒无法在人体内藏匿。

  这些基因差异被发现,也给了人类研究病毒带来更多的新思路,或许已有科学家已经在研究跟基因变异相关的疫苗:通过一定的干预让我们身体产生比较特殊的抗体,来提高抵御抗病毒的能力。

  当然,研究也只是研究,距离临床试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就普通人而言,目前最容易也是最有效的措施就是,接种疫苗和做好个人防护。

  就像我上面说的同事一样,当大家都以为她不会感染时,百密一疏,在长时间处在病毒的笼罩之下,病毒总能找到可乘之机。

  以上研究都只能说明,一部分人群相对不容易感染病毒,并不代表完全不可能感染,比如某一时间段,自身的免疫防线崩溃,同样也存在被感染的几率。

  最后说一句,不管是不是幸运儿,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做好必要的防护,能降低被感染的风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