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单纯表现为面肌痉挛的桥小脑角区胶样囊肿病例分析

2022.2.16

1.病例资料

 

患者,男,54岁,因右侧颜面部不自主抽动半年入院。表现为右侧眼睑、面颊及口角阵发性抽动,紧张时加重,放松后减轻。未发现神经系统阳性体征。头颅MRI检查示右侧桥小脑角区占位,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图1A),增强后无强化。经乙状窦后入路右侧桥小脑角区探查,术中见占位病变呈白色囊性,大小约4 cm×4 cm×6 cm,囊壁光滑,质软,边界清楚(图1B),注射器抽出部分乳白色囊液,沿边界面完整剥离囊壁,发现小脑前下动脉被挤压贴近面神经根,用Teflon棉推移垫开责任血管,逐步关颅。

 

图1  单纯表现为面肌痉挛的桥小脑角区胶样囊肿手术前后MRI 及术中表现。A. 术前MRI T2WI;B. 术中显微镜下观察;

 

术后面肌痉挛消失,复查头颅MRI示囊肿完全切除(图1C)。术后病理检查示胶样囊肿。术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

 

图1C. 术后MRI T2WI

 

2.讨论

 

胶样囊肿是较为罕见的颅内病变,多数学者认为其起源于神经上皮细胞,但本文病例病理结果示神经上皮标志物为阴性,表明其并非起源于神经上皮。胶样囊肿主要生长于脑室及鞍区,易造成脑积水,多表现为颅内压增高症状。本文病例位于右侧桥小脑角区,实属罕见。

 

术中探查见囊肿使小脑前下动脉移位,导致面神经根出脑干部受压,从而诱发面肌痉挛。由于胶样囊肿生长较为缓慢且质软顺应性好,未造成脑干、小脑局部严重受压,因此未出现肢体偏瘫、共济失调等症状。由于囊液成分复杂多变,MRI表现也各不相同。

 

本文病例MRI表现为T1WI呈稍低信号、T2WI呈稍高信号,应特别注意与胆脂瘤、蛛网膜囊肿等相鉴别。对于有症状的胶样囊肿,多采用手术治疗。本文病例采用乙状窦后入路,显露充分,手术较为顺利。在探查过程中见小脑前下动脉压迫面神经根,切除囊肿同时行微血管减压术,手术效果理想,术后随访2个月无复发。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