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理论原理

2022.8.20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临床症状与慢性阿米巴病不易区别,但大便检查不能发现阿米巴,且经抗阿米巴治疗仍不见效时可考虑本病。

  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以下简称溃结,1875年首先由Willks和Moxon描述,1903年Willks和Boas将其命名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医学科学国际组织委员会正式命名为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病因尚未完全阐明,主要是侵及结肠黏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性疾病,常始自左半结肠,可向结肠近端乃至全结肠,以连续方式逐渐进展。临床症状轻重不一,可有缓解与发作相交替,患者可仅有结肠症状,也可伴发全身症状。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