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临床特点

2021.4.24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属于血管外溶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前者少见,较轻微,是输入不配合红细胞刺激受血者产生原发性同种免疫的结果。

临床特点:

如遇原因不明的发热、贫血及黄疸和血红蛋白尿时,可考虑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

溶血主要在血管外发生,但也可以发生于血管内,导致血红蛋白尿。血胆红素升高,黄疸常于输血后5~7天出现。此外,有球形红细胞增多,结合球蛋白降低,正铁蛋白阳性,DAT阳性。但即使DAT阴性结果,也不能排除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可能性。因为输入的红细胞全部破坏后就不会出现阳性结果。输血后4~7天可在患者血清中检出同种抗体(抗体可以是一种或几种)。一旦查出抗体,间接抗球蛋白试验就变成阳性。在大多数情况下,无症状或病情轻微,很少需要治疗。

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进程很慢,不会引起凝血系统明显活化或触发大量血管活性物质释放。但也有少数病例发生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导致DIC、少尿、无尿和肾功能衰竭,甚至死亡。因此,在输血中要经常警惕这种输血反应的可能性。

最怕医师没想到这种反应,总是把原因不明的贫血归咎于隐匿性出血或其他臆断的原因,又再次输入同样不配合的血液。这时,病人血浆内抗体效价更高,就有引起急性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危险。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