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绿茶品质成分的研究

2018.7.05

绿茶是我国人民的主要饮料茶之一,也是我国大宗的出口产品。绿茶的品质检验,迄今还沿用实物标准样为依据,以感观审评为主的检验方法。此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迫切需要一种简易、准确、快速的分析方法,把绿茶品质特征用理化分析的数据表达出来,以适应绿茶质量控制和评定品质等级的需要。 据研究报导:(1}绿茶品质是品质成分的综合反映,又是绿茶滋味品质成分的协调结果。各种品质成分对绿茶品质都有一定相关性。与绿茶关系密切的品质成分有:游离氨基酸 (r=0.337)、茶多酚(r。0.562)、咖啡碱(r=0.859)、总氮(r=0.837)、粗纤维 (r=0.900);此外,绿茶水分含量对其耐贮性产生影响,也是一项重要理化指标。 由于近红外光谱分析不需要样品的预处理,并具有快速、准确、稳定和多种成分同时凉量分析等优点,符合用于绿茶理化检验的要求。1983年日本茶业界开始研究用近红外光谱法检验绿茶中的主要成分,并取得某些进展[2)(3)(4)。而我们研究并建立的绿茶5种品质成分近红外光谱法,其计算模式已贮入仪器的计算机中,每种茶样只需gO秒钟时间就可狄得5种成分的测定结果,且可连续进行测试,比常规化学法分析效率提高了几十倍,已成功地应用于绿茶的理化检验。 一、实验部分 (一)茶样收集与处理 本试验所采用的绿茶样品,以炒青为主要茶样,共计收集80余种,由三部分组成;1.商业部批准的初制炒青绿茶标准中杭、平、遂、温4套(每套6个等级)共24个标准茶样;2.高档优质名茄 浙江龙井、江苏碧螺春、安徽黄山毛峰等;3.市场经销的绿茶。绿茶样品经过粉碎处理,并经过0.5毫米的筛孔收集在棕色120毫升样品瓶中,密封保存。用于测定水分的茶样,逃狩了一些经过增湿或干燥处理的,使茶样水分含量范围扩大为0.5一10%之间。 (二)仪状与设备 ·;18.1.定氮仪(瑞典TECATOR公U),川刑消化邢、1厂3型歼地比;I.紫外汁光光 k门(卜1本岛淬公司)uv一3 0H型;3.分光光度汁(上海分析仪状厂)7 21收;4,匕于 分析天平(日本岛津公司)AEL—16O型;5.小型粉碎机(瑞典TECATOR公司、带标 Irij们;6.近红外分析仪(荧园PACIFIC—SCIFNTIFIC公司)625()Rg;7 实37f{常规 一 实验仪器。 (三)测定方法 1.按照国家茶叶的标准化学分析方法。分别测定8一余种绿茶样品中S种化学成分(总 氮、游离氨某酸、茶多酚、咖啡碱及水_+)’…h灵。选择其小,11种茶样作为定标茶样,余下 的用于方法验证。 2.采用近红外分析仪测定(反射测量法)。将经过粉冲处理的茶样,按照一定顺序均 匀填装在直径%毫米带有石英玻璃盖的测试皿中,置于近红外分析仪中,用波长1VQ一25加 urn近红外光照射,反复扫描20次,每隔 2 urn波长o动记录一个吸光度,绘制出绿茶近红外 光谱图及二次微分光谱图,如图i图2所示。同时输入定标茶样的5种成分化于,法的测定伙, 纤计算机进行多元回归分析处理,求得绿茶5种成分的炖征吸收波长和建)了定量问归方程 式。上述操作过程均由仪能中电脑来完成。为了提高分析的精哈,一般采用近灯外微分光。川,在实际计算式中采用二次微分吸光度进行计算。 二、结果与讨论 (一)近红外特征吸收波长的确定 近红外分析原理是利用绿茶的主要成分相关联的化学基团,在近红外光波段有它的特征 吸收波长,在这些波长上,它的吸光度与其含量成正比。如绿茶近红外光谱图(二次微分光 们)中,以H—OH表示水分的吸收,一CONH、一CONH。表jJ;氮化合物中蛋白质肽键和氦基酸 类酚胺键的吸收。绿茶中某一成分的特征波长,是在参考文献和光谱图的基础上,通过多次_实验和回归分析筛选而确定的。基本上是按照下列二个个>则:I、”讹学成分相关联的基闲 在光谱阉」二的位置(即波长)32、选抒勺成分含量相关系数最大的波长。最后还需要经方 法验证来确定。 通过外[c种定标茶样进行近红外光谱川伍,井纺合输入化学法测定值依’#引、算机进行回 归分析,求惕绿茶的5种化学成分特征吸收波长(》分别为:总氮二088色微状、游离氨基 酸2170毫微米、咖啡碱172小8微米、茶多酚1494‘B微米、水分19969微米。 (二)定量回归方程式的建立 选定这5种成分特征吸收波长为定量方程的第一波长 进行回归分析。由于绿茶是多种 成分构成的,分析所得近红外光谱是绿茶多种成分的综合反映,在定量分析时考虑到各个成 分对某一被测成分分析结果的影响,一般采用3—4个变量(波长)进行多元Pi归分析,以 提高分析的精密度和相关系数。回归方程式中第二、三、四波长由仪器中计算机白动选定。 建立的绿茶5种成分多兀回归方程式如卜: 、,_。。。I、。。。_、_。、1,。,2088nr区、。。、。,。、。j Zo42nth、 l-总氮 C(%)=3.302+1、721d‘Ac兴义X:-)+0905d’A(H尖兴二) ’“”””””””—”——-”——”168 4 11 n”-”———”20 4 6n m” ·49.2·游离氨基酸 C(%)=(一)14820干(一)8·8648d’A(4…)+(一) 0 9240d’A(w) 3.咖啡碱 C(%)=2.868+41.498d‘A(1724urn)+(一)88.383d‘A(1602 urn)+j73808d‘人(Z192nm)+ i18.535d’A(2248urn) 4.茶多酚 C(%)=26.379+1339.478d’A(1494urn)+2620.433d‘A(1654urn) +(*)1234.829d’A(1900urn) 十(一)1372.1064’A(2340urn) 5.水分 C(n)=5.976+176.397d‘A(1946urn)+(一)321.47id‘A(2344urn) 十(一)698.9244’A(1824urn) +65.690d’A(1900urn) 注:式中;d’A为吸光度的t次微分 (三)用标准化学法验证近红外光谱法 二.用标准化学法和近红外法分别测定31种未知茶样的5种化学成分的含量,并求出两种方法间的标准偏差和相关系数。结果如下表所示。 近红外法和化学笨测定值标准偏差和相夫系戮 顶 日l 住 钉I 燃惠氧其酸I 咖 姚 碱l 鉴 多 酚17k 朴 相关系数no_993 0888 0.966 0.917.998 $t准偏差sl 00808 0 228]0.163-29.146 2.用t检验法比较近红外法与化学法测定值的差异程度,结果如下表所示。 近红外法和化学法词定值的t值 iMll.580 1370 0.372 1053 0216 上述5种成分I值均小于I(0.1,30)-2.57O。说明两种方法测定值无显著差异,置认度达99%以上,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因此,用近红外法测定绿茶的5种成分能够保证分析的准确性和精密度,所以建立近红外光谱法得到确认。 (四)近红外吸光度与成分含量的相关性 从绿茶近红外光谱解析,见图3图4所示,表明绿茶5种成分的舍量与相应近红外吸光度(及二次微分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并成一定比例线性关系。因此,使用近红外法就能够快速、准确地取得绿茶5种成分的含量,可以用于绿茶生产过程中控制质量和评定等级的科学依据。 (五)近红外测定值的重现性 用Dixon法和Pearson ShePhes法(sj检验,每种成分经检验均合格(下表)说明测定 ·50.值的重现性良好。 近红外测定值直现性 样品:杭炒青(3级) 项 目D 总 氮I 游离氨基酸8 咖 啡碱5 茶多酚]水 分 、DIXOliAnll l M八MYI 0.250 0333 0500 0250 0167 MdeMr。]0250 0167 0333 0538.091 P—S法(R/S)11.1150.93330.882-1.5600.545 Dixon法临界值 r(8,0.05)=0.554 P—S法临界值 R/S(8,0.05)=3.399 (六)影响实验结果的几个因素: 1.建立近红外法的定标茶样应有足够数目并具有代表性。验样不少于30个以上,使数 理统计有意义。 2.茶样粉碎时,应防止过热,以兔使茶样改变原来的性能。 3.茶样粉碎后要过筛,粒度要均匀一致。茶样填装于测试M时应定量并均匀密实,以 减少近红外测定的误差。一4.近红外法是根据化学法测定值为基础,并经逐步回归分析建立起来的。因此,要求 化学法测定值非常准确,最好几个实验室同时提供分析数据,从中筛选。 A 图1.绿茶近红外光谱”’个于二、后一下而一一布了一下F一下不一一了厂一而L ·51,dxh .l沉’:吧_.【口回【下邑bI习e口 川wJ一pJ已oO 儿巩 图2.绿茶近红外二次微分光谱 人 悦09tboallLto。回回回互口回回回回回竺回回回回回回回回回J。….、。、…。、、..、。、。+ N。 且粤00if00lq@fY00lq082t。。23ioJ。tol。。。 图3,不同等级绿茶近红外光谱 z沁gi..1。 图4.不同等级绿茶近红外二次微分光谱(局部放大图)·52.近红外光谱法检测绿茶品质成分的研究@夏贤明$商业部食品检测科学研究所 @丁宁$商业部食品检测科学研究所近红外光谱法;;总氮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水分通过40个绿茶试样进行近红外光扫描和多元回归分析处理,求得绿茶的总氮量、游离氨基酸、咖啡碱、茶多酚和水分等5种品质成分的近红外特征吸收波长,并建立了计算多元回归方程式.选用31个未知茶样,用标准化学法来验证近红外法,其相关系数(r和)标准偏差(S),总氮量(r=0.993 S=0.0808)、游离氨基酸(r=0.888 S=0.228)、咖啡碱(r=0.966 S=0.163)、茶多酚(r=0.917 S=1.29)、水分(r=0.998 S=0.146).并经t检验,近红外法和化学法测定结果差异不显著.因此,确认近红外光谱法可用于绿茶的品质检验.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