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北京门头沟黑煤山变绿公园 大污染源成了大氧吧

2012.11.27

banquan13.jpeg

门头沟区的园林工人正在龙山公园清理树坑

  老矿工王炳川的家对面就是黑色的煤矸石山,以前连窗户都不敢开,现在他却天天往山上跑,在那里打太极拳。昨天,记者来到门头沟龙泉镇九龙山下,这里以往裸露的山体,正被绿色的植被覆盖。这里即将建成葱郁的龙山公园,惠及周边2万户棚改区居民。

  大污染源成了大氧吧

  从小背着荆条篓子捡煤、在煤矿干了27年,60岁的退休工人王炳川,至今忘不了堆在家门口的三座大黑山。龙泉镇有两大煤矿――门头沟煤矿和城子煤矿,开采近百年,在西北部九龙山下堆出了三座煤矸石山。“每到雨季,山洪冲刷下来的煤矸石沫和着污水,流到棚改区老百姓门前的沟里。” 王炳川家住九龙山下的惠泽小区,每天早上手搭在家具上,一抹一手土,“山上零星的植物,叶上都染着黑。”

  与这段灰暗画面对比,记者眼前却是另一番景象。常绿的松树点缀着初冬的山体,平添一抹亮色;九龙戏珠的白色雕塑,暗合了九龙山的历史背景;顺着蜿蜒盘旋的人行步道前进,可行至古亭,鸟瞰“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景。在半山坡打太极拳的王炳川有点“醉氧”,他说:“等公园安完健身器,更得常来!”

  老矿工为大山绿化疗伤

  “在煤矸石山上建公园,那和平地上建公园可完全是两码事。”门头沟区园林绿化局办公室主任杨东升说,2010年,门头沟投资6888万元,启动了总面积887亩的煤矸石山植被修复及景观修复工程,克服了“土源难找”、“机械进不来”等诸多困难。

  “施工人员刚进来时走哪儿都一身黑,一出来看不出个模样。机械一动,乌烟瘴气。填的土最深接近2米,所需要的大量土源没地儿找。”专业施工顶着恶劣环境,降坡缓坡、填土、种草栽树、铺路……不到3年,大污染源成了大氧吧。

  “如今园中种植了油松、白皮松、华松、大柳树、元宝枫等30多种、64000株苗木,” 杨东升说,生态修复需要专业人员,下一步公园的后续管理,诸如保洁卫生、护林浇水等工作,将聘请矿工或当地百姓来做,解决地区就业问题。“刚施过冬肥,现在把杂草清理干净,来年好施肥,”冒着低温在绿林中干活的护林员张守龙告诉记者,他以前也是位矿工,如今放下煤镐,扬起铁锨为满目疮痍的大山绿化疗伤,这些年来,光他自己就栽了上千棵树。

  1.5万亩废弃矿山实现生态修复

  35万平方米的最大砂石厂,如今建成滨河世纪广场,孩子们戴着头盔、踩着轮滑打转;原来的小贩云集的大坑集市上,端庄秀美的永定楼昂然耸立……踏着门头沟变迁的足迹,区园林绿化局局长高连发带领记者,重新认识了有着“京西一盆火”之称的门头沟。“十八大报告将生态文明建设独立成章,列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我们区也要实现产业转型,通过生态修复、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美丽门头沟,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指数。”

  高连发说,北京市委、市政府在2005年将门头沟确定为生态涵养发展区。近年来,门头沟关闭了全区全部的270个乡镇煤矿,结束了地区上千年的小煤窑开采史。截至今年,已修复治理废弃矿山及砂坑1.5万亩。2015年,全区各项考核指标将基本达到国家生态区和国家环保模范城的要求。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