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关于人类T细胞白血病与其病毒的分离的介绍

2023.6.08

  1980年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的Gallo实验室首先报道从蕈样霉菌病(mycosisfun-goides)病人(C、R、)的淋巴结和外周血液在体外建立了HUT102和CTCL-3细胞系。1981年又报道从1例皮肤型T细胞白血病(Sezary综合征)病人(M.B.)的外周血液建成了CTCL-2细胞系。形态学观察和免疫学检测表明细胞株皆是成熟的T细胞,并且都已从它们分离到人类T细胞白血病病毒(humanT-cellleukemiavirus,HTLV)。这种病毒在电镜下呈C型病毒颗粒形态,有芽生现象,浮力密度为1.16g/ml,含有高分子量的RNA和逆转录酶,表明其属于RNA肿瘤病毒。

  1977年日本学者Uchiyama等报道,日本的T细胞性白血病和淋巴瘤多见于西南部的九州和四国等沿海地区,因好发于成年人群,称为志人T细胞白血病(adultT-cellleukemia,ATL)。1980年Miyoshi等应用ATL病人的外周血液与婴儿脐血中白细胞共同培养,先后建成了MT-1、MT-2、MT-3、MT-4等细胞系,皆能释放出C型病毒,命名为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ATLV),经研究证明也属于RNA肿瘤病毒。免疫学和分子杂交方法研究也表明,美国分离的HTLV和日本的ATLV性质是一样的。1983年9月在美国冷泉港举行的T细胞白血病病毒讨论会上,一会的学者同意两者是一种病毒,并建议统一使用HTLV的命名。从世界不同的实验室分离出的HTLV已达100多株,由于它们的RNA和主要核心蛋白(P24、P19)的性质相似,总的归为HTLV-1型病毒,并认为与人类T细胞白血病有病因学联系。

  1982年Kalyanaraman等报道,从美国西雅图1例毛细胞白血病病人(Mo)脾建立的细胞系,其性质为OKT4+的成熟T细胞,从中也分离出C型病毒,但是其P24核心抗原与HTLV-Ⅰ型在放射免疫测呈轻度的竞争,分子杂交技术分析两者的基因组只有一定的同源性。Kalyanaraman等将此病毒归为HTLV_Ⅱ型病毒。尚不清楚HTLV-Ⅱ型病毒与人类哪种疾病有关系。

  1983年法国的Montagnier实验室报道,从1例全身淋巴结肿大的早期AIDS病人淋巴结分离出C型逆转录病毒,命名为淋巴结病相亲病毒(lymphadenopathyassociatedvirus,LAV)。1984年Gallo实验报道,从AIDS和Pre-AIDS病人分离出病毒,其形态类似LAV,Gallo等将其归入到HTLV-Ⅲ型病毒。一般公认LAV和HTLV-Ⅲ表示,并认为与人类的获得性免疫缺乏综合征(AIDS)的发生有密切关系。1986年国际病毒命名委员会改称为免疫缺陷病毒(HIV)。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