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尿液化学检验进展与应用问题的思考

2021.5.10

 当前普遍应用的尿干化学检验存在较多问题,因此在干化学检验应用于筛检时,不要忽视湿化学检验。湿化学检验是本,干化学检验是标。因为干化学检验是筛查定性检验,但真正到了肾病诊断时,干化学不能作为诊断依据,必须依靠湿化学。湿化学的发展很快,特别是在完善的自动化检测系统和标准化程度等方面。同时湿化学还延伸了免疫化学的内容,使得湿化学法的很多指标对肾功能检查、肾病的诊断,甚至对于肾病的预后,都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尽管湿化学检验发展较快,但干化学检验仍然有它独特的优势,那就是即时即地,简易方便。例如,部队野战、抗震救灾的医疗装备中都用干化学检验,而像维和、灾难医学等90%也都适合用干化学检验,湿化学检验不适合突发事件。但是干化学检验也存在很多局限性,进而影响临床的诊断。

    具体说到干化学的尿十一项,在诊断中的意义是不同的,有的基本没有疾病诊断价值,如尿比重有些医院采用的是离子交换法,殊不知该方法的敏感度在±10%,误差很大;用此法评价肾脏浓缩稀释功能几乎没有临床价值,此时使用折射法的仪器结果才有意义。

    亚硝酸盐,也有一定局限性。该指标只用于诊断因大肠杆菌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而其他菌类引起的泌尿系统感染都显示为阴性。另外该方法还要求受检者需服用含亚硝酸盐的食品,否则还是阴性;此外还需要尿储留一定的时间才能测出,因为大肠杆菌与亚硝酸盐作用需要四个小时,若不在此时间内,检测出的结果也还是阴性。

    对于红细胞和白细胞,因为不是形态学的检查,受到的干扰因素更多,红细胞假阳性率可以达到50%,因此临床医生拿到化验单结果,看到是干化学法检测的红细胞、白细胞呈阳性,要考虑到这一检测的局限性,对结果判读要慎重。

    因此对于干化学检测的结果,只有在全阴的情况下才不需要做镜检,只要红细胞、白细胞、尿蛋白、亚硝酸盐等有一项是阳性,就需要使用镜检做最终判断。

    在谈到正确评价各项目模块方法学临床价值时,有一个形象的事例。曾经临床大夫拿到检验科的结果非常不理解,因为干化学法的尿蛋白显示结果是逐渐降低的趋势,而湿化学法的结果却显示是逐渐升高的趋势。该如何解释?这是由于干化学检查的是白蛋白,而湿化学检测的是总蛋白。在疾病初期释放的低分子蛋白主要是白蛋白,随着病情的发展,球蛋白逐渐增加,使得总蛋白增加,此时白蛋白却是减少的,因此干化学显示,白蛋白是逐渐减少的。而由于湿化学检测的是总蛋白,因此与干化学检验的趋势截然不同。因为检测成分不同,造成干湿化学结果分离的现象。因此肾病的诊断要用湿化学法测量总蛋白。从这个例子中,可以看出检验科与临床的沟通是多么必要,检验科应充分介绍检测项目的优势和局限性,这样才能更好帮助临床做诊断,这是检验科的责任。用于诊断的定量检查必须用湿化学检验确认,干化学检验是不能准确定量的,因此必须用湿化学作为诊断的依据。湿化学检查对于全身疾病特别是肾脏疾病的诊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尿液化学分析还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同一标本不同品牌的干化学分析仪检测出的结果是不可比的。目前的现状是一个医院的急诊科、病房、体检中心等部门对于同一个病人标本所检测的尿糖等干化学指标,检验结果都不能互认。面对此状况,如何解决?建立同一检测系统,也就是使用同一台仪器同一个检测系统就能避免这一问题。同时对于不同品牌的仪器,需要对检测系统进行比对后,才能把握准确性。

    第二,要正确理解干化学、尿流式、数字成像、显微镜检等方法对红细胞、白细胞检测的临床意义。不论是干化学、尿流式、数字成像还是镜检在检测红细胞、白细胞时,最终要以镜检为标准。对于干化学检验做筛选后,只要是阴性就可以不做镜检了。但因为干化学最大的问题是假阳性太高,因此需要配合镜检才能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但通常这样的组合只适合于样本量不大的县医院、卫生院,因为样本量少,可以做到先用干化学做筛检,出现阳性再做镜检。但对于样本量大的医院多用尿流式、数字成像来做筛选。

    第三,不同方法检验结果的报告问题。对于干化学、尿流式、数字成像、显微镜检等检测方法,最终还是以镜检结果为准,因此形态学报告单只能有一个结果那就是镜检的结果。但这并不是说前三种方法都不用了,需要结合情况配合使用,何时何情况使用何种检测方法,适宜技术才是解决之道。

    第四,湿化学检验还要注意“检测系统”的建立。目前湿化学方法应用正逐渐受到重视,为了避免出现干化学结果不互认的问题,从一开始就要建立规范的湿化学检测系统,并且检测系统必须完整,不能总是更换仪器或试剂,要保持相对的稳定。

    最后,不管是干化学、湿化学,还是模块组合检测,都应以患者为中心以疾病诊治需求为宗旨,合理使用检测项目,推广适宜技术。要从病人的即得利益着想,不能随便设置检测项目组合,如目前的尿十几项检测,并没有遵循循征医学,也不是适宜技术。

    真正好的产品要符合临床需要,要以循证医学为指导进行组合,才能使产品不断适合国际国内的发展与需要。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