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桂林一非法加工点藏身村中 塑料成品乱堆放

2010.11.29
  在七星区新建村委毛家村里的几栋民房之间,一直隐藏着一个非法塑料制品加工点。两年来,加工点开工时产生的噪音、恶臭,以及总是堆放在村民家门口的废弃塑料,让附近村民苦不堪言。

  本月中旬,这个加工点终于被屏风工商所依法取缔,村子似乎可以回归平静了。

  然而仅仅过了几天,村民耳边又响起了从加工点里传来的“轰隆”声,响声直到昨天仍未停歇……

banquan5.jpeg

作坊被查处一周后卷土重来

  25日上午,记者接到村民反映,前往毛家村。

  在通往加工点的金鸡路路旁,有一条两米见宽的小溪。小溪水质发黑,水流缓慢,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而距离加工点仅二十米时,小溪里能看到不少废塑料。村民许先生说,“小溪里过去还有鱼虾,但自从那个塑料制品加工点进村后,就再也看不到了。”

  随后,记者走近该加工点,那是两间躲在几乎民房之间、总共百余平方米的平房。在加工点与其他民房间隔的小路上,一包包白色、黑色的塑料袋胡乱堆在墙根,足有一人多高,这些塑料袋里装着薄膜以及塑料碎屑,外面则萦绕着不少小虫。

  加工点此时正在生产,走近一看,房间内漆黑一片,一名工人正在操作一台高温锅炉,另外四五名工人则将塑料袋从平房里搬进搬出。与此同时,房间里不断爆发出“轰隆隆”火车鸣笛的声音,一股焚烧塑料的难闻气味扑鼻而来,房间顶部竖了两根烟囱,向外排放出蓝色的气体。

  “那烟有时候是蓝色的,有时候是红色的,看烧什么。”毛大爷就住在加工点旁边,和很多村民一样对加工点很有意见,他说,“这个加工点的老板是外村人,他们在生产塑料颗粒,差不多天天都有人把整车的塑料制品运来加工,加工点有时候连夜生产,害得我们都不敢开窗开门。”

  实际上,这个让毛家村村民苦不堪言的塑料制品加工点,当天本不应该开工生产。

  村民毛大姐描述说,“11月中旬的一天,几辆屏风工商所的车辆来到我们村,执法人员对这家加工点的老板进行了处罚,并且拉走了一车原材料。”

  村民们本以为,这下能把加工点彻底赶走了,可没想到不到一个星期,刚刚停工的加工点又偷偷开工了。

  责任工商所表示,彻底取缔无证加工点有难度

  26日上午,记者来到市工商局屏风工商所,该所刘副所长证实,之前确实对毛家村的这家塑料制品加工点进行了查处。

  刘副所长表示,“日前,我工商所接到消费者举报,称毛家村一家塑料制品加工点在未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的情况下非法生产。11月中旬,我所依法对此进行调查,经过核实,该加工点确实无工商登记和营业执照,因此,我工商所已于11月24日对该加工点予以取缔,并处以7千元的行政处罚。”

  他表示,“这类加工点要取得相关工商执照,首先必须达到环保、质监等部门的检测标准。就我们现场查看的情况,这家加工点的条件肯定过不了关,起码截止到今天,我们还没有收到该加工点办理工商登记和营业执照的申请。”

  但刘副局长也坦言,对于加工点目前的情况,工商部门也很难办,“首先根据《行政处罚法》,‘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也就是说,工商部门不能够再因为无证无照生产经营,而对加工点进行第二次查处。其次,由于此类私人作坊很隐蔽,虽然工商部门对其取缔后有监督执行的职能,但查处难度很大,工商部门不可能天天派人蹲守。”

  刘副所长表示,要彻底取缔这样的加工点,需要各相关部门协同配合,他建议,“除了工商局,村民还可向环保、质检等多个部门投诉。”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