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喜欢作者

打赏方式

微信支付微信支付
支付宝支付支付宝支付
×

2月龄原发颅内低分化滑膜肉瘤病例分析-1

2022.2.10

恶性小圆细胞肿瘤是一种小而圆,分化差且比较少见的恶性肿瘤,尤其在头部更是罕见。由于其未分化的或原始的特性,很难做出鉴别诊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和染色体研究对这些肿瘤的分类很有帮助。它通常包括滑膜肉瘤、EWS/PNET(尤文肉瘤/原始神经外胚层肿瘤)、横纹肌肉瘤、神经母细胞瘤等。将对本院收治的1例巨大型颅内低分化滑膜肉瘤进行报道,并结合文献复习进行分析。

 

1.病例资料

 

1.1 病史摘要 

 

男婴,胎龄41周3天,孕1产1,生后2月6天,因“右眼睑闭合困难,伴右侧鼻唇沟变浅6天”于2017年9月12日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患儿于2017年7月6日在外院顺产出生,出生情况良好,出生时头围36 cm,身长51 cm,体重3.65kg,查体无特殊,母乳喂养,吸吮力正常,无呕奶、呛奶等,生后2天从该院爱婴区正常出院。2017年8月6日(生后1个月)返回出生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头围39 cm,身长54 cm,体重4.6kg,面容正常。

 

2017年9月6日(生后2个月)返回出生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头围40 cm(头围位于同龄儿的90%左右),胸围39 cm,身长56.5 cm,体重5.2kg,前囟1.5 cm×1.5 cm,未予任何处理,患儿接种2月龄疫苗后返家,据家属提供的相同日龄照片提示面容正常。2017年9月7日晨起发现患儿哭闹时右眼睑不能闭合,伴右侧鼻唇沟变浅(图1)。

 图1 起病第1天右眼睑不能闭合,右侧鼻唇沟变浅

 

遂至某医院就诊,某医院门诊医生拟" 面瘫"收入住院,但患儿家属拒绝。为进一步诊治,遂带至出生医院就诊,该院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平扫提示:考虑右侧颅底颅内脑外占位性病变,脑膜来源?其他性质病变待定;大脑镰下疝待排;考虑脑积水;双侧侧脑室周围条片状异常信号,考虑水肿。后来为进一步诊治,转诊至我院。

 

1.2 胎儿产检资料 

 

2016年12月13号(12+1周)超声检查:NT(胎儿颈项透明层)1.2mm;2017年2月7号(20+1周)I级产科超声检查:双顶径49mm,头围177mm,腹围151mm;2017年3月8号(24+2周)孕中期四维彩色超声:双顶径62mm,头围228mm,腹围202mm,脑中线居中,丘脑可见,侧脑室未见增宽,小脑形状未见异常;2017年5月3号(32+1周)I级产科超声检查:双顶径84mm,头围302mm,腹围277mm;2017年6月7号(37+1周)I级产科超声检查:双顶径91 mm,头围325 mm,腹围326mm;2017年7月3号(41周)I级产科超声检查:双顶径93mm,头围330mm,腹围348mm。以上产检彩超均提示宫内胎儿头围未见异常。

 

1.3 既往史 

 

母乳喂养,按时接种疫苗,起病前吸吮力可,体重增长平稳,无呕奶、呛奶,无发热、发绀,无抽搐、尖叫等,据家属提供的视频资料提示前囟张力不高。体格检查:神智清楚,精神欠佳。头颅未见畸形,头围42 cm,前囟1.8 cm×1.8 cm。颈软,无抵抗,克氏征、布氏征均(-)。右眼睑闭合困难,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约2.5mm,对光反射灵敏,左眼球内斜;右侧鼻唇沟变浅,哭闹时明显。四肢肌力4级,肌张力正常,活动自如。

 

1.4 实验室检查 

 

血液甲胎蛋白(AFP)提示阳性;血液癌胚抗原(CEA)阴性;血β-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0.61,提示阴性;血常规、感染指标、生化、肝功能、电解质等大致正常。

 

1.5 影像学检查(我院) 

 

胸片(2017-09-12):心、肺、膈未见异常。

 

1.5.1 头颅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动静脉血管重建(2017-09-13;图2、3) 

 

平扫侧颞部见较大软组织影,形态不规则,肿块大小约7.2 cm×6.3 cm×6.0 cm,其内密度不均,见片状低密度区,增强扫描提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其内见较多血管影,并见较多斑片状不强化坏死区;邻近脑实质明显受压移位,肿块向后下侵犯右侧桥小脑角区,中线明显左偏,中脑及脑桥明显受压移位;左侧侧脑室前角明显受压闭塞,幕上脑室系统积水扩张;邻近右侧颞骨及乳突骨质破坏。考虑脑外恶性肿瘤,胚胎性肿瘤或者血管源性肿瘤可能性大。

 

CT血管造影(CTA):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受推压向前上移位,其分支增粗并于肿瘤内穿行,邻近脑膜中动脉增粗,肿块周围可见较多血管受压绕行;双侧颈内动脉虹吸段、左侧大脑中动脉、双侧大脑前动脉及其分支管壁尚规则,前交通动脉开放。片中所见双侧椎动脉远段、基底动脉、双侧大脑后动脉及其分支管壁尚规则,管腔通畅,未见明显狭窄。提示肿块主要由右侧大脑中动脉及其分支供血,右侧大脑中动脉受压移位,瘤周围多个血管分支绕行。

 

图2 肿瘤内密度不均;图3 多条血管肿瘤内穿行

 

1.5.2 头颅MR 平扫及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MRA)+磁共振波谱(MRS)(图4) 

 

①MR平扫及增强:右颞见巨大肿块影,形态不规则,周围见脑脊液信号环绕,肿块大小约7.3 cm×6.2 cm×6.4 cm,其内信号不均,T1加权成像(T1WI)、T2加权成像(T2WI)均呈等信号,内见多发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病灶扩散加权成像(DWI)信号稍高,增强扫描示肿块明显不均匀强化,边缘强化较明显,其内见较多血管影,囊变区未见强化;邻近脑实质明显受压移位,肿块向后下侵犯右侧桥小脑角区,中线明显左偏,中脑及脑桥明显受压移位;左侧侧脑室前角明显受压闭塞,幕上脑室系统积水扩张;邻近右侧颞骨及乳突骨质破坏。

 

②MRA:右侧大脑中动脉明显受推压向前上移位,其分支增粗并于肿瘤内穿行,邻近脑膜中动脉增粗,肿块周围可见较多血管受压围绕;双侧大脑前动脉、右侧大脑后动脉受推压移位,脑内动脉未见明显狭窄及扩张。

 

③ MRS:病灶内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酐(Cr)峰明显降低,胆碱(Ch)峰未见明显降低。综上,考虑胚胎性肿瘤可能性大。

 

图4 肿瘤内信号不均,T1WI、T2WI均呈等信号,内见多发小囊状长T1长T2信号,周围可见水肿

 

1.5.3 头颅CT平扫(术后第3天) 

 

术区较多量积液、积气,右侧颞部灰白质分界不清、脑组织肿胀并出血,中线结构左移;双侧侧脑室、第三脑室及环池积血。

 

1.6 治疗 

 

右颞马蹄形切口,磨钻骨孔后咬开颅骨,四周悬吊硬膜,硬脑膜张力高,搏动弱。工字型剪开硬膜后可见灰红色肿瘤。肿瘤主体位于脑外颞部,质韧,有包膜,部分侵入额底和后颅窝,血管十分丰富,瘤内有卒中样出血,基底位于中颅窝底的硬膜上,内侧侵犯海绵窦壁,后内侧与天幕黏连紧密并破坏部分岩骨骨质。先断肿瘤基底,后延肿瘤边缘分离,分块大部全切肿瘤,肿瘤大小约7.5 cm×6.5 cm×7 cm,后颅窝部分有残余,肿瘤基底充分电烧。瘤腔彻底止血,脑组织塌陷,探查可见动眼神经及颈内动脉。后用神经补片修补硬膜,硬膜外留置引流管1根。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诊断提示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考虑为胚胎性肿瘤或髓母细胞瘤,有待免疫组织化学确定。且术中出血约400ml,输注同型浓缩红细胞2.5单位。病理结果:右侧颞叶灰红色碎组织1堆,4 cm×3.5 cm×1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大小较一致,染色深,胞浆少,弥漫排列,未见润性生长,破坏骨组织(图5);免疫组织化学:CD99(+),Bcl-2(+),P-CK(+),波形蛋白(少量+),Ki-67(70%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CD56)(-),GFAP(-),突触素(Syn)(-)(图6),神经巢蛋白(Nestin)(-),P53(-),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肌生成素(-),LCA (-),Kappa(-),Lambda(-),上皮膜抗原(EMA)(-)。病理诊断符合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考虑低分化滑膜肉瘤。


推荐
热点排行
一周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