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国内首台商业化气质联用仪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举办

2024年5月15日下午,阳光洒满清华园,一场具有深远意义的捐赠仪式在清华大学隆重举行。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在此刻,向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捐赠了首台国产商品化质谱仪,作为科研仪器展示和科学史研究之用。


下面是关于这台质谱的故事。


东西分析的质谱仪开发,始于1997年。起于海淀西北旺乡的韩家川。当时东西分析的研发中心在此地。其间有一个四层的小楼,周边是平房。在厨房和锅炉房中间的一个小屋里,工作人员们开始了质谱仪的研发。

当时国内质谱仪市场环境很简单,100%的进口产品。东西分析的创始人之一,李选培李工开始了质谱的开发工作。首先确定的产品型号是MS3000,这是根据当时公司的技术水平,感觉需要分两步走,由于当时硬件和计算机的一定制约,暂时不能达到气质联用的开发水平。于是李工首先设计了一个简单的质谱仪,用于学习和了解质谱的原理和技术。为此,李工起草了MS3000的总体设计任务书和分项的设计任务书,包括两个方案,一个四极杆,一个离子阱。

batkzKrE_Zrcy.png

TfcsVPkp_zjsY.png

东西分析创始人 李选培先生


2002-2003年间,硬件的采样和扫描速度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与此同时,计算机的速度也有了很大提高,气质联用的条件开始成熟。于是在此阶段,李工起草了气质联用GCMS 3100的总体设计任务书以及各个部分的任务书。核心部分是对硬件扫描采样的具体设计。这些任务书的设计,不仅是对整体的宏观描述,更是对使用的芯片型号,时序,逻辑,以及各种电压电流都进行了详细的要求。基本上达到了硬件工程师或软件工程师能够开始进行实际设计的水平。整个设计流程,沿用了过去标准的总工程师责任制,总工程师负责做总体的设计任务书和分项书,下发给各个子课题负责人。整个项目进行完全的正向开发。

hwQqGyvR_wSUE.png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从2002年起组建开发团队,并合力完成了气质联用仪的设计任务。在此期间,团队得到了广泛的社会支持,其中包括老前辈朱良漪老先生的关怀,特别是受到了苏焕华老师和王光辉老师的精心指导,此外,更离不开来自东西分析广大客户群体的鼓励和支持。

2004年底,GC-MS3100的样机就出来了,质谱仪联上东西分析的GC4000A色谱仪,软件也调通了,可以从工作站看到一些信号。由于大家对质谱都很陌生,不知道出的信号,是TIC和质谱峰还是噪声。有一天王光辉老师来公司,看了半天,肯定得说,这就是质谱信号。哈哈。 随后样机参加了2005年的BCEIA,解决了分辨率不够,长期稳定性,四极杆稳定生产组装等一系列难关。

RzJTzq9J_g4ga.png

关于研制和生产GC/MS(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设想文章

苏焕华老师和王光辉老师,于2005年提出的建议和设想,为项目的研发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DLmFT9OR_5rnp.png

质谱开发早期技术文件


前后历经了9年,2006年,第一台商品化的产品终于顺利设计完工,并交付给客户(仪器编号:06006 出厂日期:20061225)。此产品的各项技术指标顺利达到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在有关当时仪器网江炜博士采访中,他写道“在得知东西分析成功开发出中国第一款四极杆气质联用仪时,当时的感觉就如同一名行者在寸草不生的戈壁里跋涉了许久,满目的黄沙使人抑郁、消沉,这时,一株绿色、充满生机的植物突然出现在了你的面前,让人为之一振。”

第一台仪器的客户,是厦门大学林翔云教授和厦门牡丹香化实业有限公司。林老师是我国在香精香料方面的大咖,著有“调香术”等香水制作方面的专著,并引用了GCMS3100分析的谱图。敢于使用第一台国产质谱的用户,林老师无疑是具有前瞻性的。


I5DEPg8j_wFkk.png


2007年,在东西分析召开质谱仪产品发布会上,央视CCTV-2频道对其进行报道。同年,GC-MS310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获得国家重点新产品证书,BCEIA金奖,中国创新设计红星奖。


xyNNsfnE_jOGd.png

朱良漪老先生与李工在首台商用质谱仪发布会上揭幕

1716173124201.png


央视CCTV-2频道进行相关报道

于2017年左右,GC-MS3100型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方才退役,其经历了大量的样品实验的考验。在听说有建立仪器博物馆的消息后,东西分析公司与林老师商量,把这台编号为06006的仪器运回公司,捐赠给未来的博物馆。


本次捐赠仪式由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部负责人、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刘年凯主持。东西分析副总经理张杰女士,东西分析市场部总监吴岩先生,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清华大学分析中心邢志教授,和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科学史系主任吴国盛教授分别发言。


邢志教授首先介绍了我国质谱仪的历史发展,表示近二十年来国家高度重视质谱仪的国产替代化,已在研发方面取得一些重要进展。其中,东西分析仪器公司研发的3100型气-质联用仪现了国产质谱仪器从“无”到“有”的突破,在我国高端分析仪器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EUxDnKKh_wCUG.png九三学社清华大学委员会副主委 、清华大学分析中心 邢志教授


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事业发展部主管、馆长助理范爱红,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收藏部负责人、科学史系助理教授刘年凯,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办公室主任孟洁,东西分析研发部总监顾好粮顾总,东西分析参与GCMS3100研发的三位工程师:硬件工程师付本亮,应用工程师刘更涛,仪器工程师杜江辉,媒体编辑部运营经理于潇雨等也出席了本次仪式。


jGajJqHE_u7Ib.png

捐赠证书


msrUTgsW_RwO4.png

左:东西分析副总经理 张杰

右: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馆长、科学史系主任 吴国盛教授


东西分析公司将该仪器作为首台国产质谱仪捐赠予清华大学科学博物馆,为这台功勋仪器找到了一个最好的归宿。










关于我们


北京东西分析仪器有限公司,拥有三十多年的分析仪器研发、制造、服务的历史,系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高新技术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北京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和分析仪器制造行业国际化企业。拥有计量器具资质、医疗器械资质和安标资质等多项资质证书。多次获得BCEIA金奖和行业最具影响力奖。在行业内率先通过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多个产品取得欧盟CE认证,系中华预防医学会卫检专用委员会产品信得过单位。


“完美分析,辉映东西”。公司以科研技术实力为后盾,以质量管理为保证,以完善的售后服务为支撑,为用户提供高品质的分析仪器产品。






阅读原文
文章作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