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想选好用好微通道板(MCP),这5个参数得了解一下!

滨松
2018.7.12

5ea0b72ec2e75a06cf85ea631e5e65b9.jpeg


全篇约5500字,阅读大概需要15 mins

原汁原味儿滨松技术干货,建议收藏阅览


bf837a483ad91f0aaefd8e351092239d.png


什么是MCP?


点开文章来阅读的小伙伴,肯定多少都了解MCP,不过我们还是先来综合聊一聊它的一些基础原理。


99a5dba19e48c627d06c0e62a069a705.jpeg

滨松MCP产品


微通道板(Microchannel Plate,一般简称 MCP)可以被用于检测电子、离子、高能粒子、中子、紫外线、X射线等各种粒子和能量较高的电磁波。是由大量中空的毛细管(微通道)二维排列而成的片状结构(见图1-A,B)


微通道的内壁经过处理,使得粒子轰击时能够产生二次电子。使用中MCP两端被加上电压,在微通道内部形成电场,粒子轰击产生的二次电子会被电场加速,再次轰击微通道内部产生更多的二次电子(如图1-C)。这个过程在同一微通道中重复多次,最终在出口端输出大量的电子(称为倍增电子)。


MCP最终输出的倍增电子和入射粒子的数量之比称为MCP的增益,一般单片MCP的增益在103左右。


d96960366b5906b7c29f216b7434e26f.jpeg

图1. MCP结构与基本原理

MCP的尺寸一般在10-100mm量级,厚度在0.5-1mm量级,微通道直径在10um左右


MCP输出的倍增电子一般有三种读出方式:单阳极读出、多阳极读出与荧光屏读出。滨松不仅能够提供MCP裸片,还可以提供模块产品对应各种信号读出方式与要求。


· 单阳极读出模块所有MCP输出的倍增电子被同一个阳极接收转化为电信号。此类模块相当于一个点探测器,常被用做质谱探测器;


· 多阳极读出模块:MCP不同位置所输出的倍增电子对应着不同的阳极,让此类模块具有了位置区分的能力,可被用于化学分析用电子能谱(ESCA)等应用中。多阳极可以呈线性排列,也可以成二维排列(如图2)。阳极间距(Anode Pitch)可以为3mm或以上;


· 荧光屏读出模块:荧光屏可以将MCP输出的电子转化为可见光。与单片MCP联用时分辨率能达到40-50um;与两片MCP联用时分辨率能够做到80-100um。根据需求不同(如输出的可见光颜色、荧光衰减时间、响应时间等),可以选择不同的荧光屏。


c35a50e32928fa503cd9cf778b55c93a.jpeg

图2. MCP读出模块示意:(A)单阳极读出;(B)多阳极读出;(C)荧光屏读出


MCP已经被广泛用于质谱、电镜、表面分析等领域。如在质谱应用中,样品经过电离源生成离子,经过质量分析器后,不同质荷比(m/z,即电荷/分子量)的离子被区分开来并在真空中飞向MCP,最终被MCP所探测。


4b5e63a0d842b09842ba30807f00a770.jpeg

图3. MCP在质谱中的使用示意图


5个重要参数解析


作为一类探测器,MCP的探测下限、探测上限与线性范围、响应速度、寿命及使用环境都是经常被关注的特征。另外,对于荧光屏输出的MCP模块,空间分辨率也非常重要。接下来,我们就将从这些特征入手,进行解析。


探测下限

   


探测下限的核心是整个探测体系的信噪比


3f7f84437d7fa6f4b978b8a36af2eded.jpeg

图4. MCP信噪比的相关参数


为了拥有更好的探测下限,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提高探测效率;

降低噪声,尤其是能被增益放大的噪声;

提升增益。


1探测效率


在MCP对弱信号进行探测时,越大比例的待测信号能被接收并轰击出二次电子(即探测效率越高),也就意味着能更好地“利用”待测信号,探测下限也就越低。


不同的粒子/电磁波在MCP中的探测效率并不一样(如表1),所以提升MCP探测效率的第一个策略是先将探测效率低的粒子/电磁波转换为探测效率高的粒子(如电子)。


例如,(a)MCP对VUV的探测效率较低,在VUV探测中,可在MCP入口端镀上CsI等光电转换材料将VUV转换为电子;(b)MCP对可见光几乎无响应,在极弱可见光探测的像增强器中,可通过GaAs等光电材料将可见光转化为电子。


表1. MCP对各种粒子/电磁波的探测效率

37ba0bee461bd57a78195cd65f5fb9ea.jpeg


第二个提升探测效率的策略,是让更大比例的入射粒子成功轰击出二次电子。具体办法有二:


# 增加开口率(Open Area Ratio,OAR)


开口率指“MCP表面微通道开口面积 / 整个MCP有效面积”。开口率越高,MCP的探测效率也越高。一般普通MCP的开口率为60%,而滨松研发的漏斗形(funnel type)开口的MCP,开口率可达90%(如图5,实际对比如图6)


e0829f75764c907be0dae52d92e56c99.jpeg

图5. MCP的开口率与偏角


3730611c6babf7cc9f8299800c09bef2.jpeg

图6. 不同OAR的MCP在探测效率上的对比

样品为小分子蛋白质,探测体系为MALDI-TOF

 

# 选择合适的偏角(Bias Angle)


偏角指微通道与MCP表面的法线之间所成的角度,为的是让粒子有更大的概率轰击到微通道的内壁上(如图5)


但偏角并非越大越好,以电子为例,在打入微通道内壁后产生二次电子,产生二次电子的位置和偏角相关。如果偏角太大,使得电子入射后产生二次电子的位置较深,容易造成二次电子的逸出减少;如果偏角太小,又会导致没有足够的二次电子激发。MCP的偏角一般为8°~ 12°。

 

84d9b15fb11f51a7e9f8e3d87018b200.png


2噪声


在MCP所涉及的探测系统中,噪声可以分成MCP本身的噪声,以及读出端的噪声。


MCP本身的噪声是比较低的,在电压1000V时,单片MCP的暗电流低于0.5pA/cm2。作为对比,光电倍增管(PMT)是以信噪比高而著称的探测器,滨松R928侧窗光电倍增管的感光面积为8mm x 24mm = 1.92 cm2,其暗噪声的典型值为3nA,折合约1500pA/cm2


MCP在使用中主要需要考虑的噪声来源是离子反馈(Ion Feedback,具体机理见图7)。虽然MCP工作在真空中,但总是不可避免的有残余气体分子。当MCP输出的倍增电子和残余气体分子碰撞时,会产生正离子。这些正离子在电场中会与倍增电子呈反向运动,再次轰击微通道内壁产生电子,这个过程就称为离子反馈。由于正离子反向运动是需要时间的,所以离子反馈所产生的信号与真实信号本身并不会叠加,反而成为了噪声/杂峰的重要来源。

 

所以真空度不够时,残余气体分子过多会在实际使用中带来额外的噪声,这是特别需要注意的。就滨松的MCP产品而言,建议工作在1.3x10-4Pa以下。不过,滨松也将在近期发布能够工作在低真空度(至1Pa)下的MCP模块,敬请关注。


86c069e13797e0216512a37ae3e5c8a4.jpeg

图7. 离子反馈示意图


3增益


由于MCP本身的噪声很低,所以读出端引入的噪声(主要是不能被MCP增益放大的噪声,参考图4中公式)会影响较大。具体说来,无论是单阳极输出方式中的读出电路,还是荧光屏输出方式中的荧光屏+相机,都会引入额外的噪声。


所以在检测弱信号的时候,MCP采用更高的增益不仅是放大了信号,产生了更多的倍增电子,还能让整个系统得到更好的信噪比。


MCP的增益主要与纵横比(α,Aspect Ratio)和电压相关。纵横比指微通道的长度与直径的比值(如图8);电压特指加在MCP两端的电压(如图1-C中所示的电压)。如图8所示,纵横比越大,MCP所能提供的增益越大;同一片MCP上所加的电压越大,增益越大。


921bb2b3b881e745e30e2559c5f36412.jpeg

图8. MCP的增益与电压、纵横比之间的关系


对于单片的MCP,当增益大于104的时候,MCP射出的倍增电子量变大,离子反馈所产生的噪声就很大了;所以一般不会用太高的纵横比(一般40-60,这样给1kV电压的时候就能做到104的增益)。


如果应用中需要更高的增益,通常会把2-3片MCP叠在一起,并让前后MCP的偏角反过来(如图9),这样的反角设计,可让反馈离子难以进入第一级MCP,有效减弱离子反馈,提升信噪比。如图9所示,2-3片MCP叠在一起的增益会比较高。实际使用中,最常见的是将两片MCP叠在一起获得约106以上的增益。


f15e6ba8c8649e7c883f8b5c357662f4.jpeg

图9. 2-3片MCP叠在一起的使用方案及效果


综上所述,只要在要求的高真空环境下,MCP本身的噪音是非常低的。如果特别关注弱信号的检测,在选型和使用时主要可以考虑:


1)选用大开口率(OAR)的型号,保障高探测效率;

2)适当采用较高的电压,以及选择2-3片MCP叠起来使用以获得更高的增益,间接压制读出端的噪音,降低信号读出的难度。


线性范围与探测上限

    


线性范围取决于探测上限与探测下限的差值。如果一个手段(例如降低增益)既提升了探测上限,也提升了探测下限,其往往不能提升动态范围。由于MCP的探测下限与增益息息相关(参见上节),所以当希望MCP具有较大线性范围的时候,一般主要考虑如何在不影响增益的情况下提升探测上限。


6e19f1a3fda957fe9b7d826f02e97580.jpeg

图10. MCP探测上限与探测下限的参数解析


MCP探测上限相关的主要参数称为最大线性输出电流(MaximumLinear Current),其绝对数值一般为3-5uA


当MCP的输出电子变多时,MCP内壁会因为大量的二次电子发射而带电,这会影响电场分布削弱接下来的倍增过程。MCP内壁所带的电荷会被带电流(strip current,参考图1-C)所中和。但是由于MCP较高的等效内阻(一般在100-1000MΩ),带电流通常会比较小,这就导致倍增电子过多时,在微通道壁上残余的电荷不能及时被中和,影响MCP内的电场分布并最终导致增益下降——此时MCP对于信号离子的响应也就不再是线性的了。


由于MCP的最大线性输出电流与带电流的大小相关,所以最大线性输出电流有时会标注为带电流的百分比,如“7% of strip current”。


以上述原理为基础,为了增加最大线性输出电流,得到更大的线性范围,第一个策略是采用较低等效内阻(如滨松F6584所采用的2-30MΩ)的MCP;同样的电压下,更低的电阻可以得到更大的带电流(strip current),从而提升最大线性输出以及线性范围(如图11)


b8018eaf271b69a69a5a1c977ce2b5a3.jpeg

图11. 低电阻MCP所具有的大线性范围和高最大线性输出


此外,滨松还提供了第二条策略,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