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沃课堂 | 液相故障排查之【基线噪音问题】

沃特世
2016.10.20

大家在平时液相分析工作中,是否碰到过基线噪音干扰?莫名的基线波动、波浪状噪音或基线漂移等问题?

此次沃课堂为大家总结了液相实验中可能出现的基线噪音问题,以及如何减小和消除噪音。

1.

基线噪音大

流动相中有气体 – 溶剂脱气;

流动池中有气泡 – 在出口处使用0.009”的管路;

色谱柱上的污染物被洗脱 – 平衡系统,直至基线稳定;如样品中有保留非常强的组分,可设置强洗脱程序;

渗漏 – 此时应修复渗漏,重新连接或更换接头;

检测器灯能量低 – 更换灯;

灵敏度太高 – 使用合适的采样频率,调节增益(如ELSD检测器);

检测器流动池脏 – 清洁流动池;

电噪音 – 除去电噪音的来源:屏蔽电缆,清洁触点;

采样频率设置过大 – 一味追求高采样频率,可能对灵敏度没有任何帮助,同时也会产生比较大的噪音:UV检测器推荐降低采样频率,HPLC推荐1-5HZ,UPLC推荐20HZ。

2.

同步的基线噪音

大多数情况下都是泵引起的,泵头中存在空气 – 将溶剂脱气,并重新灌注泵;

单向阀问题 – 超声清洗单向阀或更换;

柱塞杆断裂 – 更换;

混合问题 – 更换一个体积更大的Mixer,以增加系统体积;

电噪音 – 改变电路,除去来源。

3.

不同步的基线噪音

气泡 — 流动相要脱气;

检测器中有气泡/空气 — 流动相脱气,或在检测器的后面加反压(不适用于RI检测器) ;

渗漏 — 特别是肉眼无法发现的微漏或者泵的内漏,会造成流速的变化和混合比例的变化,从而导致基线噪音,此时应修复渗漏,重新连接或更换接头;

管路堵塞 — 除去堵塞,冲洗系统;

电噪音 — 除去来源,改变电路。

4.

基线漂移:上漂或者下漂

梯度变化引起,如溶剂B的吸收值高于溶剂A – 使用基线差减,或尝试新的流动相;

化合物从色谱柱上洗脱 – 平衡系统,直至基线稳定;如样品中有保留非常强的组分,可设置强洗脱程序;

溶剂改变(气体吸附,蒸发) – 氦气脱气,隔离溶剂;

溶剂渗漏 – 拧紧或者更换接头;

检测器温度影响(尤其是示差,电化学以及电导检测器) – 流动池温度调节;

柱温波动 – 等待柱温平稳,使用柱预加热器;

压力变化 – 过滤溶剂以及样品,或样品太粘稠;

混合问题 – 更换一个体积更大的Mixer,以增加系统体积。

5.

Cyclic基线

温度影响 – 隔离热源,或搬离临近的通风口,或增加流动池温度;

混合问题 – 更换一个体积更大的Mixer,以增加系统体积;

流动相中的气体 – 溶剂脱气;

泵不稳定 – 检查维修泵;

管路堵塞 – 冲洗系统,排除并除去堵塞源头;

电问题 – 改变电路,或除去根源。

6.

基线上的毛刺

气泡 – 溶剂脱气,并重新灌注泵,流动相脱气越好,基线就会越好;

信号连接不好,连线变松 – 清洁并拧紧检测器上的导线,或检查连线是否有损坏,或更换铲形接线片;

灯继电器试图点燃熄灭的灯 – 更换灯;

电噪音 – 更换电路,或除去根源。

7.小结

确保无电源及电噪音干扰;

为避免基线噪音,确保仪器系统内无气泡或空气,流动相首选过滤脱气;排尽管路、进样器、检测池中的气泡;选择合适的接头和管路,防止渗漏;

在编辑方法时,针对HPLC和UPLC仪器UV检测器设置合适的采样频率,HPLC推荐1-5HZ,UPLC推荐20HZ;

保持良好的操作习惯,如UPLC仪器水相流动相每天更换,添加了缓冲盐的流动相过0.2 μm溶剂过滤膜等,都会减小基线噪音的产生。

更多阅读:

液相常见故障之【色谱峰异常】

液质联用常见故障之【灵敏度下降】

常见液相故障排查之【压力波动篇】

文章作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