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

关注公众号

手机扫码查看

手机查看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网络讲堂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
2019.3.15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部网络直播讲堂

日期                  网络课堂 主讲

19/3/20

高性能快扫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 ——NanoWizard Ultra Speed 2 王鑫    博士

19/3/22

纳米红外光谱研究纳米材料性质和行为新时代 魏琳琳   博士

19/4/2

应用于显示屏幕相关材料的薄膜表征技术 魏伯任  博士

19/4/23

多维纳米电学表征(DataCube) 孙童    博士

19/4/15

三维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殷林亮  博士

19/4/29

生物样品的高分辨率成像 郭鑫    博士

1. 高性能快扫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

本次网络讲座中, 布鲁克公司的王鑫博士将介绍布鲁克最新推出的快扫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NanoWizard Ultra Speed 2的具体特性。凭借每秒10帧的扫描速度,真正的原子分辨率、高级生命科学测量功能以及高级光学连用功能, NanoWizard ULTRA Speed 2提高了先进显微镜应用的技术性能标准。NanoWizard ULTRA speed 2配备了布鲁克独有的PeakForce Tapping®技术,以精确的力控制、极大的易用性和超高的分辨率将AFM成像技术拓展到更广泛的研究领域,特别是软样品与生物样品的研究。新系统还采用了JPK标志性的Vortis 2高速、高性能控制器,提供最低的噪声级别和最快的信号处理速度,旨在满足客户最高的使用需求。新一代V7软件,基于工作流程的图形用户界面(GUI)使得AFM的操作更加简洁方便。

3月20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2.纳米红外光谱研究纳米材料性质和行为新时代

红外光谱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材料的化学成分识别、分子构象变化和相变研究以及材料和器件的应变/应力分析。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材料的设计和表征已经进入纳米尺度。然而受到光学衍射极限的制约,传统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空间分辨率只有10~30μm,显微红外的最大空间分辨率为3-5um,这仍然远远低于当今研究的要求,特别是纳米材料和生命科学方面。

基于原子力显微镜的红外光谱技术(AFM-IR)是一种突破性的新技术,实现了纳米尺度空间分辨率。在过去的十年中,为了提高空间分辨率和检测灵敏度,该技术已经做了很多改进。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我们将讨论AFM-IR技术的最新发展,包括采用轻敲模式提高红外探测分辨率,使用共振技术提高光热红外探测灵敏度,使用红外消逝场耦合检测水中的红外光谱。随着这些技术的发展,我们获得了亚10nm的空间分辨率、单分子层的灵敏度,并将红外测量扩展到生命科学研究的水溶液中。除了对技术发展的讨论外,我们将介绍应用实例来说明最新的发展如何使新的研究成为可能,特别是在纳米材料、复合材料、生命科学、光子学和能量转换方面。

3月22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3.应用于显示屏幕相关材料的薄膜表征技术

在薄膜制造技术和材料开发的高速进展大范围地应用于多种工业领域,显示屏幕即是其中一个重要领域。不断缩减的膜厚、持续复杂化的材料制造工艺以及可弯折挠性触碰屏幕等技术发展面向为力学性能在制程控制方面的评估带来更大的挑战,产生了计量仪器以及量测技术工作的在跨尺度力学性能的大量需求。这些薄膜制程控制的关键技术体现在界面黏附力、硬度、模量、破裂韧性、耐磨性、磨擦系数等方面,高度精确的载荷、位移和定位控制是薄膜力学性能表征的主要技术难度所在。

布鲁克针对薄膜力学性能表征分析的许多当前挑战提出重大技术优势来面对。在本次网络研讨会上,我们将透过应用实例来说明显示屏幕相关的纳米压痕、划痕以及磨损等量测技术的最新发展。

4月2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4. 多维纳米电学表征(DataCube)

布鲁克的Icon 和 FastScan AFM 平台的Dimension XR 纳米电学套装包含了最完备的纳米电学测量模式组合。其中,全新的数据立方体(DataCube)模式更提供了图像上每个像素点上的多维度电学谱线,并在单次测量中同步获得样品的电学和力学性质。其包含的测量模式,都以FASTForce Volume技术为基础在每个像素点上做力曲线,并可控制在样品表面的停留时间。基于高速的采样速率,探针在样品表面的停留时间里可以进行一系列的电学性质测量,得到每个像素点上的电学和力学性质。DataCube的测量模式使得在AFM的单次扫描中得到完备的样品表征信息(表面形貌,力学信息和多维电学信息)成为可能。

4月23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5. 三维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及其在细胞生物学中的应用

近年来,新型光学成像技术日新月异,在分辨率不断提高的同时,其应用领域也不断拓宽。随着成像光路的优化、新型染料的开发以及样品制备技术的改进,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凭借其更优的成像分辨率和绝对定量性能,在细胞生物学研究中越来越受到重视,已经广泛用于神经突触的功能与结构、细胞膜和囊泡中蛋白质分子的分布和结构重排、病毒的结构分布、细胞骨架的网络结构与动态变化、细胞中转录因子分布、DNA组织和染色体结构变异等多项研究中。本次讲座,我们将为您带来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的技术发展以及最新的应用研究。

本次讲座的主要内容:

 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回顾及双焦面三维实时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介绍;活细胞研究中单分子定位成像系统的染料选择及样品制备技术;单分子定位超高分辨成像技术在活细胞研究及3D染色体结构解析中的应用。

4月15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6. 生物样品的高分辨率成像

自从原子力显微镜问世以来,高分辨率成像就是人们努力的方向之一。由于生物样品本身具有结构复杂、不稳定、容易被污染等特点,使用原子力显微镜对其进行高分辨成像一直是一项具有相当挑战性的工作。

近些年来,随着原子力显微镜技术的发展,尤其是布鲁克PeakForce Tapping技术,以及高分辨率探针的出现,实现生物样品的高分辨率成像已经变得相对简单。

在本次讲座中,我们将主要从高分辨率成像的概念、原理、操作方法等方面讲解如何使用布鲁克原子力显微镜对生物样品进行高分辨率成像。

4月29号 上午十点准时与您相约

长按扫码可关注

文章作者
推荐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