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400-6699-1171000

分析测试百科网 认证会员,请放心拨打!

热门搜索:
首页 > 产品展示 >  >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基因毒性(彗星实验)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基因毒性(彗星实验)

分享:
咨询留言
非会员

诚信认证:

工商注册信息已核实!

扫一扫即可访问手机版展台
参考报价: 面议 型号: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基因毒性(彗星实验)
品牌: 环特生物 产地: 杭州
关注度: 暂无 信息完整度:
样本: 暂无样本 典型用户: 暂无
咨询留言

400-6699-1171000

                           【评价原理】
当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DNA损伤因子诱发细胞DNA链断裂时,其超螺旋结构受到破坏,在细胞裂解液作用下,细胞膜、核膜等膜结构受到破坏,细胞内的蛋白质、RNA以及其他成分均扩散到细胞裂解液中,而核DNA由于分子量太大只能留在原位。在中性条件下,DNA片段可进入凝胶发生迁移,而在碱性电解质的作用下,DNA发生解螺旋,损伤的DNA断链及片段被释放出来。由于这些DNA的分子量小且碱变性为单链,所以在电泳过程中带负电荷的DNA会离开核DNA 向正极迁移形成“彗星”状图像,而未受损伤的DNA部分保持球形。DNA受损越严重,产生的断链和断片越多,长度也越小,在相同的电泳条件下迁移的DNA量就愈多,迁移的距离就愈长。通过测定DNA迁移部分的光密度或迁移长度就可以测定单个细胞DNA损伤程度,从而确定受试物的作用剂量与DNA损伤效应的关系。彗星实验检测低浓度基因毒物具有高灵敏性,研究的细胞不需处于有丝分裂期。同时,这种技术只需要少量细胞。

【实验方案】
我们将受测试斑马鱼分成两组,分别是正常对照和服用/注射供试品组(供试品通过溶解到养鱼用水中或注射的方式摄入到斑马鱼体内)。
服用/注射药物一段时间后,检测尾长、彗星长、尾矩和Olive尾矩。

【结果展示】

图1. 彗星电泳图片
可以看到,服用/注射供试品组斑马鱼细胞核出现拖尾。该供试品改变DNA链的负超螺旋结构、空间构象,使DNA链断裂、形成类核,最终导致细胞死亡(坏死、凋亡或自体吞噬)。

【评价结论】
1.经过每组30尾斑马鱼的对比实验,服用/注射供试品组的斑马鱼细胞核出现明显拖尾,与正常对照组存在明显的差别。
2.本实验证实了该供试品对斑马鱼有基因毒性。


 


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基因毒性(彗星实验)信息由杭州环特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利用斑马鱼模型评价基因毒性(彗星实验)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注:该产品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不可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等相关用途

移动版: 资讯 Webinar 服务谱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