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400-6699-1171000

分析测试百科网 认证会员,请放心拨打!

热门搜索:
首页 > 产品展示 >  > 蛋白乙酰化检测

蛋白乙酰化检测

分享:
咨询留言
参考报价: 面议 型号: 蛋白乙酰化检测
品牌: 博恩生物 产地: 南京
关注度: 暂无 信息完整度:
样本: 暂无样本 典型用户: 暂无
咨询留言

400-6699-1171000

1.jpg


1.乙酰化修饰简介

细胞是人体基本的结构与功能单位,主要通过蛋白质来执行复杂的任务,延续人体机能。好比打仗需要不同的兵器,

蛋白质执行不同的任务需要进行不同的“变异”,一旦蛋白质“被嫁接”上一种叫“乙酰基”的分子,它就“被修饰”

成了乙酰化蛋白质。蛋白质乙酰化指在乙酰基转移酶的作用下,在蛋白质赖氨酸残基上添加乙酰基的过程,是细胞控

制基因表达,蛋白质活性或生理过程的一种机制。揭开蛋白质“乙酰化修饰”机理机制,将为研究蛋白质修饰规律打

下重要基础。

2.jpg



研究者发现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参与包括转录调控、信号通路调控、代谢调控、蛋白质稳定性调控以及病原微生物

感染调控等多个重要生理功能。蛋白质中的赖氨酸乙酰化修饰还调控蛋白质的多种性质,包括DNA-蛋白质相互

作用、亚细胞定位、转录活性、蛋白质稳定性等,除了以上这些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外,赖氨酸乙酰化蛋白质及其

调控酶与衰老和重大疾病(如神经变形紊乱、心血管疾病等)紧密相联。 


2. 调控乙酰化修饰的酶和供体

要对某种修饰的机理和变化进行研究,就必须了解调控修饰的酶和供体,对于乙酰化修饰来说,它的供体即是乙

酰Acetylcoenzyme A,也是细胞生理生化代谢中核心TCA循环中关键节点。调控乙酰化修饰的酶主要分为乙酰

转移酶和去乙酰化酶:
(1)组蛋白乙酰转移酶(Histoneacetyltransferases,HATs)
组蛋白乙酰化酶通过对组蛋白赖氨酸残基进行乙酰化修饰,减弱DNA与组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辅助激活基因转

录。组蛋白乙酰化酶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1)P300/CBP 家族: 如 p300, CBP。
2)SRC/p160 核受体共激活家族: 例如 NCOA1, NCOA3。
3)GCN5 家族: 比如 KAT2a, KAT2b等。
4)MYST (SAS/MOZ) 家族: 如 MYST1, Kat5, MYST2, MYST3, MYST4等。
(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Histone deacetylases,HDACs)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主要承担组蛋白乙酰化修饰的清除,辅助抑制基因转录。它们一般均包含一个催化去乙酰化的

结构域。一般参与组成多重复合物。HDACs主要被分为四类:

1) HDAC 1, 2, 3和 8;

2)HDAC 4, 5, 7 和9,以及HDAC 6 和10;

3) SIRT1 -7;

4)HDAC 11。

3.jpg


3、乙酰化的作用

非组蛋白的乙酰化涉及多种细胞过程和人类疾病。 因此,乙酰化调节酶和含乙酰赖氨酸Reader结构域的蛋白质是

很好的治疗靶标。

3.1 基因转录

蛋白质乙酰化是基因转录的主要调节因子。大多数KAT定位于细胞核,并起转录共激活的作用。几乎所有乙酰赖氨

酸结合的含bromodomain蛋白都定位于细胞核,其中许多直接参与转录调控。乙酰化涉及调节超过100种包括转录

因子,转录共激活因子和核受体在内的非组蛋白。 因此,基因转录的调节是非组蛋白乙酰化的主要作用。

2.2 细胞周期

在DNA复制期间,姐妹染色单体通过cohesin复合物配对,直到有丝分裂才分离。 SMC3的ATP酶的头部是cohesin

复合物的关键组分,在两个保守残基Lys105和Lys106处会被乙酰化。 一旦SMC3加载到DNA上,SMC3的乙酰化就

会锁住cohesin环,使姐妹染色单体结合更加紧密。

3.3 DNA损伤修复

例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突变(Ataxia telangiectasia mutated, ATM)是DNA双链断裂(DSB)修复的关

键调节因子。 TIP60乙酰化并激活ATM以响应DNA损伤,TIP60的失活使细胞对电离辐射敏感。

此外,乙酰化通过调节NHEJ促进因子TP53结合蛋白1(53BP1)向DNA损伤位点的募集来调节非同源末端连接

(NHEJ)和同源定向修复(HDR)之间的DSB修复途径选择。值得注意的是,CBP直接乙酰化53BP1也会干扰

53BP1招募受损的染色质。

3.4 细胞信号

CBP可以介导RAS1激酶抑制因子(CNK1;也称为CNKSR1)增强子的pleckstrin同源结构域(PH结构域)的乙酰化。

PH结构域乙酰化驱动CNK1定位于质膜,其中它与丝氨酸/苏氨酸激酶RAF相互作用诱导ERK依赖性细胞增殖和迁移。 

ERK信号的激活形成反馈调节,加强CNK1乙酰化。

胰岛素受体底物2(IRS2)是胰岛素和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1)信号传导的关键接头分子。SIRT1催化IRS2脱乙

酰化,增强其磷酸化水平并增强ERK信号。 SIRT1的抑制作用增强IRS2乙酰化水平,并且可能通过促进IRS2去磷酸

化来抑制IGF1信号传导。

4.jpg


3.5 细胞骨架重排

微管由α-和β-微管蛋白聚合构成。它是真核生物细胞骨架的主要成分。TAT1通过微管末端进入微管,催化α-微管

蛋白的Lys40乙酰化。该位点被HDAC6去乙酰化。Cortactin受到CBP和p300介导的乙酰化调控,它与F-肌动蛋白

结合并有助于肌动细胞骨架蛋白重排和细胞迁移。乙酰化的cortactin主要定位于细胞核,降低了与KEAP1的结合

并抑制细胞迁移,而HDAC6依赖的去乙酰化促进细胞motion。

3.6 蛋白聚集

据报道,蛋白聚集跟多种神经疾病有关。多种倾向于聚集的蛋白可以被乙酰化修饰,而且乙酰化修饰的蛋白影响

蛋白聚集的概率。

以TDP43为例,TDP43与肌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有关。乙酰化阻碍TDP43与RNA结合,促进不溶性的高磷酸化

修饰的TDP43形成。

3.7 乙酰化对酶的调控

乙酰化通过多种机制调节分布于细胞各区域的40多种酶。

3.7.1  抑制酶的活性

Acetylcoenzyme A合成酶1(ACSS1)和ACSS2分别定位于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乙酰化会抑制ACSS1和ACSS2的

活性,而SIRT1和SIRT3介导的去乙酰化能恢复ACSS1和ACSS2的活性。另外,KAT9介导的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

(G6PD)抑制G6PD二聚体形成,从而抑制G6PD的活性。

3.7.2 增强酶的活性

包括p300,PCAF和KAT8在内的乙酰化酶可以发生自乙酰化,乙酰化的KATs的活性可以得到提高。这种机制类

似于蛋白激酶的自磷酸化。

3.7.3 改变酶-底物特异性

乙酰化能改变E3泛素连接酶MDM2的底物特异性。MDM2的Lys182,Lys185位点会被p300乙酰化,使MDM2与

去乙酰化酶USP7结合,从而使MDM2的底物p53泛素化。在基因毒性压力下,SIRT2催化MDM2去乙酰化反应,

降低p53泛素化水平,增强p53稳定性,从而触发细胞凋亡。

3.8 蛋白降解的调控

乙酰化既可以调控蛋白酶体依赖的,又可以调控不依赖蛋白酶体的蛋白降解体系。

3.8.1 泛素化与蛋白酶体依赖的蛋白降解途径

一般来讲,乙酰化依赖的蛋白质稳定性的机制是防止蛋白质泛素化,从而抑制蛋白酶体的降解。乙酰化和泛素化

可能竞争同一个赖氨酸位点。比如,p300可以介导SMAD7 Lys 六十四和Lys70位点乙酰化,阻止SMAD7被泛素

调节因子1 (SMURF1)泛素化,从而防止SMAD7被降解。

另一方面,乙酰化可以通过增强泛素化加快蛋白降解。PEPCK1乙酰化可招募E3泛素连接酶UBR5,导致PEPCK1

降解。DNMT1乙酰化会促进UHRF1对DNMT1的泛素化作用,导致DNMT1降解。

3.8.2 不依赖蛋白酶体的降解途径

除了依赖蛋白酶体降解途径之外,乙酰化也可以通过介导不依赖蛋酶体的降解途径调节蛋白质稳定性。例如,丙

酮酸激酶PKM乙酰化通过激活自噬通路降解蛋白。

3.9 蛋白质相互作用

非组蛋白的乙酰化可以促进或抑制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据报道,bromodomain与乙酰化蛋白相结合。人类

蛋白组中包含61种bromodomain,分布于46种蛋白之中,而这些蛋白几乎都是核蛋白。Bromodomain相互作

用的特点在于低亲合力和配体的杂乱性,这样可以提高响应性,与多种配体结合。结合串联的bromodomain和

结合多重乙酰化蛋白可增加蛋白质之间的亲合力。

例如,转录因子C-ets-1(ETS1)在其氨基末端的两个残基处的乙酰化促进其与BRD4的相互作用和RNA聚合酶II

(Pol II)的释放。转录调节因子TWIST的乙酰化促进其与BRD4的第二个bromodomain的相互作用,而BRD4

的第一个bromodomain与乙酰化组蛋白H4相互作用,从而促进包含TWIST,BRD4,Pol II的复合物形成,以及

编码WNT5A基因启动子和增强子的阳性转录延伸因子b(P-TEFb)复合物的形成。

3.10 调节亚细胞定位

乙酰化调节许多非组蛋白定位。S期激酶相关蛋白2(SKP2)核定位信号(NLS)上的乙酰化促进其细胞质保留

并抑制其降解。同样,病毒感染引发病毒-DNA Induction蛋白IFI16核定位序列的乙酰化,从而促进其细胞质定位。

5.jpg




蛋白乙酰化检测信息由南京博恩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蛋白乙酰化检测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注:该产品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不可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等相关用途

移动版: 资讯 Webinar 服务谱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