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华医院管理(广州)有限公司

400-6699-1171000

分析测试百科网 认证会员,请放心拨打!

热门搜索:
首页 > 产品展示 >  > 英美德医学博士PhD申请经验分享

英美德医学博士PhD申请经验分享

分享:
咨询留言
非会员

诚信认证:

工商注册信息已核实!

扫一扫即可访问手机版展台

参考报价: 面议 型号: 英美德医学博士PhD申请经验分享
品牌: 京华医学 产地: 广州
关注度: 暂无 信息完整度:
样本: 暂无样本 典型用户: 暂无
咨询留言

400-6699-1171000

我来分享一下可能对理工科的PhD申请者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经验。对我而言,那是一段感觉已经很久远的经历,也是一段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经历。

在2018年10月份完全确定可以拿到德国DAAD奖学金前往德国读医学博士,然后在11月份确定12月初到达德国,而在这期间,我又经历了硕士毕业 、去英国参加学术会议、在南方科技大学做研究助理(RA)、去新加坡面试南洋理工(NTU)的PhD以及参加了NTU自己举办的用来代替英语(雅思或者托福)成绩和GRE成绩的EPT和TPT考试、在深圳接见了我的德国的博导(博导是德国人,他9月份来深圳做学术报告);还经历了德国的APS审核、必要文件翻译公证、去广州的德国领事馆办理签证、邮件联系德国的房东找租房签合同,等等,那段时间事情密度较大,所以在刚刚结束这一切并即将前往德国的时候,我感觉先前的那些事都“已经很久远”。

之所以说是“持续时间较长”,是因为我的第一封套瓷邮件是2017年9月份左右发出去的,可以认为我的整个PhD申请过程持续了一年多。

本文的主要内容可以分为下面的三部分:

关于套瓷,包括如何寻找适合的套瓷博导、怎么撰写套瓷邮件、套瓷邮件需要注意哪些细节

关于我对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美国的PhD申请的个人见解,包括六国的PhD申请的过程、各个国家的教授对录取学生有没有很大的自主权(即录取与否是否基本由教授拍板决定)、语言成绩等问题

关于奖学金,我自己申请过中国留学基金委CSC的PhD奖学金、德国的DAAD奖学金,本文对这两个奖学金会展开说明,包括很多干货

在开始之前,为了避免引起误导,我做如下的郑重声明。(作为一名科研工作者,我必须强行假装严谨 哈哈)

本文的许多观点是我结合自己的经历、并思考总结得到的,属于个人主观见解,可能会有错误,请注意是否符合你自己的申请过程。比如,我申请加拿大的McMaster大学的PhD时,和教授邮件已经沟通好了,但是我提交的时候英语成绩没有满足学校的要求,最终没有通过网申(没有后续的面试,也没有条件offer补语言成绩)。所以我主观地认为该校教授是没有很大的自主权的,申请者必须先满足基本申请条件、过了学院的筛选,才有机会申请成功。我举这个例子,是为了说明我的观点来自我自身的经历,正确与否需要自行判断。但是,不管正确或者错误,我想这些还是对大家的申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的吧!

本文写于2018年11月,以后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哦,申请者需要以申请期间官方网站里面的信息为主。

本人是工科,并且是申请PhD,经验对大部分申请理工科PhD有用,对文科、对申请master或者本科有没有用,我不知道噢

关于套瓷

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研究方向,然后寻找和自己研究兴趣一致的教授。

第一步,寻找。怎么寻找呢?去哪里寻找呢?第一种方法就是咨询身边做同一个课题的学长学姐和硕士导师(如果在这之前有课题组的话);第二种方法是通过看论文,多看一些自己研究领域里面的论文(最主要是英文论文,特别是大的出版社的期刊论文,比如美国IEEE出版的、英国IET出版的、荷兰Elsevier出版的、德国Springer出版的,等等),在论文里面寻找相关的作者。一般地,论文的通信作者就是他们课题组的大老板,这些大老板很可能会招PhD。

第二步,深入了解。可以在Google或者Bing搜索引擎输入:他们的名字+他们的单位大学(或者,他们的名字+homepage),然后看看他们课题组最近有没有招PhD的广告消息,也可以直接发邮件询问。

第三步,发邮件。怎么发第一封套瓷邮件,内容应该包括什么,需要注意哪些细节?我觉得发套瓷邮件的时候,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套瓷邮件不要发错对象,不要发给了课题组的博士后(甚至是发给在读的研究生,这就尴尬咯),不要同一时间段内给同一个学院的不同教授发套瓷邮件(以免他们私底下进行交流,发现你并不是一心一意对他自己的课题组感兴趣),不要写错教授的名字,不要写错教授的学校(当你想要套瓷的教授增多之后,可能会记错教授的学校,这时候需要在发邮件之前确保写他们的学校时别搞错了);

套瓷邮件的邮件题目(email title)直截了当,可以就写Looking for a PhD position on + 研究方向;

自己使用的邮箱最好是学校的邮箱,显得正式,或者使用Gmail 、hotmail等邮箱,不推荐使用QQ邮箱163邮箱等,邮箱名最好正式,比如 姓名的拼音.career@gmail.com;

可以就写三段:第一段一两句话,我是哪个大学的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我发这封邮件是想咨询您课题组是否有PhD的空缺;第二段介绍自己的成绩(包括绩点和英语成绩),介绍自己的研究经历、研究兴趣、研究成果,可以附上几篇发表或者已经投稿的代表作的title、作者、出版社、时间等信息;第三段客套一下,说很希望成为他的博士生、并且期待得到他的邮件回复。最后附件,附上自己的简历(CV或者Resume)。

关于我对英美德等六国PhD申请的个人见解

我申请PhD的一年多时间里面,一共给五十多位教授发了邮件,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或者地区,包括英国、法国、德国、芬兰、瑞典、意大利、以色列、日本、新加坡、香港、加拿大、美国等。我自己印象比较深的,并且比较有感悟的是英国、法国、加拿大、新加坡、德国、美国的PhD申请。

英国的教授让我申请CSC奖学金,并且帮我减免了学费的四分之一,积极给我改研究计划,配合我申请CSC奖学金。

英国的教授是没有很大的招生自主权的,申请者必须满足学院的基本条件才会接到面试。基本条件包括绩点、英语成绩等,不过对于科研能力较强、科研成果突出的申请者,导师是有能力向学院申请稍微降低一点要求的。英国的博士生需要学费,而且学费非常高,大部分奖学金能够覆盖学费以及生活费。奖学金优先给英国的申请人,其次是欧洲的其他国家的申请者,最后才轮到国际生。当然,如果申请人的条件非常好、自身非常优秀,完全可以拿到奖学金。

加拿大和美国的导师也没有很大的自主权,PhD申请都是需要先过了学院的筛选,基本条件不满足的话,基本就没戏了。我申请的加拿大学校,以及套瓷的美国学校,都是这样,而且英语条件不能免除。美国需要雅思或者托福成绩以及GRE成绩,加拿大需要雅思或者托福成绩。

新加坡的导师同样没有很大的自主权,需要经过学院的筛选,不过和英、美、加不同的一点是,新加坡的南洋理工大学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除了接受雅思、托福、GRE成绩之外,它们还有自己举行的考试用来代替这些成绩。用来代替雅思或者托福成绩的是EPT考试,用来代替GRE成绩的是TPT考试,对于大部分工科申请来说,EPT内容是30分钟完成300单词的写作,可以理解为托福的独立写作;而TPT内容是选择题,25道GRE数学部分的选择题(就是初等数学的题),以及10道微积分、概率、线性代数的选择题。这两个考试的时间以及考场是他们学院安排的,有可能在国内考试,也可能去到新加坡考试;是否有机会参加这两个考试,是由导师或者他们学院的秘书帮忙申请的,最终由研究生院决定是否给申请者考试的机会。

法国和德国的PhD申请,导师有很大的自主权(欧洲基本都是这样),只要导师有项目资金或者申请人有奖学金,导师可以直接同意接收申请人,随后学院会配合申请人拿到offer以及签证。法国和德国的PhD申请可以不需要英语成绩,我申请德国的PhD就不需要雅思或者托福成绩,只需要和导师交流,他认为交流没问题就OK。

对于导师没有很大的自主权的国家,如英国,申请人需要在学院网站上面举行网申,提交自己的申请材料(成绩单、毕业证、研究计划、个人陈述、推荐信等),然后才会有面试;对于导师有很大自主权的国家,如德国,申请人直接和导师发邮件,把材料发给导师,然后他直接决定是否录用你(或者说是聘用你,因为在他们那里读博属于工作)。

关于奖学金

中国留学基金委奖学金

CSC奖学金当中针对PhD部分,有两种情况,包括:

(第一种)直接去国外攻读博士学位、最终获得国外院校的学位证的;

(第二种)去国外交流交换、最终获得的是国内院校的学位证。

第一种情况CSC奖学金一般是36个月或者48个月,第二种则是6个月或者12个月或者24个月。第一种名额较少,第二种名额较多;第一种申请难度较大,第二种申请难度较小。

第一种情况中,一般需要国外院校免除PhD期间的学费或者国外院校提供奖学金覆盖掉学费(此称为半奖),然后CSC奖学金提供另外的半奖,用于支付读博期间的生活费用。如果国外院校无法免去学费或者没办法覆盖掉学费,也可以申请CSC奖学金,不过这个时候申请成功的可能性是非常小的,因为这时是要向CSC申请全奖。想让国家把本来可以支持两个人的钱全部用于支持一个人身上,风险和难度可想而知,而且这种情况的名额是极少的。

德意志学术交流服务中心(DAAD)奖学金

DAAD的德语全称是Deutscher Akademischer Austauschdienst,翻译为德意志学术交流服务中心。DAAD奖学金针对PhD部分,包括两类,第一类是和CSC合作的奖学金,第二类则是DAAD自身的奖学金。

第一类只适合中国人申请,而且必须同时满足CSC以及DAAD的条件,诸如外语成绩等;第二类全世界的人都可以申请。

我申请过第二类,过程大概是:在官网中找符合自己的项目,然后联系项目负责人以及对应的德国的导师,提交个人简历和研究计划,后续提交推荐信等材料。我的项目需要我提交APS审核,我把我的高考录取花名册、本硕成绩、本硕毕业照学位证等等材料邮寄北京审核部,三个星期后审核部给我寄回五份审核结果。关于APS审核相关事宜,感兴趣的可以查看审核部官网。

需要说明的是,审核部只是负责审核材料的真假,不会评判材料的得分,所以不需担心自己的学校排名靠后或者绩点很低而直接被APS审核部拒绝。(听说申请硕士的,APS审核还需要面谈等,而且表现不好有可能直接被拒,这些不会出现在申请PhD的时候)

英美德医学博士PhD申请经验分享信息由京华医院管理(广州)有限公司为您提供,如您想了解更多关于英美德医学博士PhD申请经验分享报价、型号、参数等信息,欢迎来电或留言咨询。

注:该产品未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申请医疗器械注册和备案,不可用于临床诊断或治疗等相关用途

移动版: 资讯 Webinar 服务谱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