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IEC 14474:1998
信息技术 系统间远程通信和信息交换 专用综合业务网 静态电路方式-PINX间连接的功能要求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exchange between systems - Private Integrated Services Network - Functional requirements for static circuit-mode inter-PINX connections


标准号
ISO/IEC 14474:1998
发布
1998年
发布单位
国际标准化组织
当前最新
ISO/IEC 14474:1998
 
 
适用范围
该国际标准是专用综合业务网络(PISN)功能要求的一部分,定义了专用综合业务网络交换机(PINX)和中间网络(IVN)所需的功能和程序,以建立互连网。 PINX 连接 (IPC)。 IPC 用于在 PINX 之间传输信令和用户信息。 ISO/IEC 11572 和 11574 中定义的专用信令系统 No.1 (PSS1) 定义了 Q 参考点处 PINX 之间的呼叫控制的信令过程和协议。 这些过程独立于 IVN 的类型,称为用于互连 PINX 的场景。 ISO/IEC TR14475 描述了提供 PINX 互连的各种类型 IVN 的使用。 为了将一个 PINX 连接到另一个 PINX,需要映射函数来使 C 参考点处的特定接口适应 Q 参考点处的应用程序。 因此,映射函数提供对 C 参考点处的接口的物理适应。 映射功能还提供将Q参考点处的用户信道和信令信息映射到C参考点处的适当信道或时隙。 C 和 Q 参考点在 ISO/IEC 11579-1 中定义。 本国际标准涵盖的 C 参考点接口类型为: [1] 1544 kbit/s 非结构化数字专线 [2] 1544 kbit/s 结构化数字专线 [3] 2048 kbit/s 非结构化数字专线 [ 4] 2048 kbit/s 结构化数字专线 [5] 64 kbit/s 无限制数字专线 [6] 1544 kbit/s ISDN 主速率用户网络层 1 接口 [7] 2048 kbit/s ISDN 主速率用户网络第 1 层接口 [8] ISDN 基本速率用户网络第 1 层接口 在 Q 参考点,映射为用户通道提供 64 kbit/s 服务,为信令通道提供分组模式服务。 所应用的映射是静态映射,即Q参考点处的用户和信令信道与C参考点处的接口时隙之间存在固定的关系。 任何变更均需采取行政措施。 本国际标准规定了 IVN 的 Q 参考点和 C 参考点之间的 PINX 映射函数,这些 IVN 提供专用或半永久性、非用户激活、电路模式 IPC。 专用 IPC 是永久建立的连接,通常在合同期内持续建立。 半永久IPC是指在合同期内,资源被保留指定时间的连接。 半永久IPC是通过管理控制建立的,有或没有用户激活。 在本国际标准中,由管理控制和用户激活建立的半永久性IPC不属于范围。 IVN可以是专用物理链路、专用传输系统或交叉连接系统、或半永久连接系统。 只要IVN支持上面列出的接口之一,包括逆复用器技术(例如,根据ISO/IEC 13871的信道聚合)的IVN就被本国际标准涵盖。 本国际标准还规定了地图信息。 在 PINX 的两侧,需要映射信息来管理场景。 本国际标准适用于可以互连形成专用综合服务网络(PISN)并支持 Q 参考点信令协议的 PINX。

推荐





Copyright ©2007-2022 ANTPEDIA,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07018254号 京公网安备1101085018 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京ICP证110310号